——发现中国精神,证明中国实力 !
4
4
因为擂台上肯定有输赢嘛。如果皇明挑战失败的话,会如何应对?如果成功了,是大赢家,会不会去收购这些同行,把自己做得更大?谢谢。
黄鸣:其实这件事情作为挑战来讲,没有输家。为什么没有输家,只有赢家?
第一个,这次挑战确确实实像你说的不是纯粹挑战同行,挑战的很可能是GE,很可能是西门子,很可能是BP,夏普,包括很多国内的大企业,因为他们有的也在搞太阳能。那么这种挑战要有斗胆才行,很可能在哪项指标上我们不如别人,或者挑战的标准、指标大大或者稍微低于其它的企业,这都是很可能的事情,突然人家搞了秘密的“太阳能星球大战计划”,我们没有发现,结果我们是孤陋寡闻了,结果一下子把我们打了个大跟头,发现人家比我们强出很多,其实我们也是赢的。我们发现有比我们强的,他们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如别人,或者挑战失败了,那么我们会向全社会道歉,然后去改进、提高自己,最后还落在改进和提高上。其实如果我因为这个向社会去道歉,那么比我搞三聚氰胺道歉要主动的多得多,因为我首先是把自己全面展开亮给大家来检查,仅这种勇敢就赢得了一分。
第二个,这种坦然、这种虚怀若谷、或者谦虚或者敢于道歉,也是赢得了一分。然后,通过这种学习,通过挑战,通过调查,通过发现之旅,不光通过我们自己的眼睛,而是通过社会,通过媒体,通过专家,通过我们的同行,去了解别人比我们强在哪。这是我们投多少钱进行市场调查,进行摸底调查,进行商业间谍活动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啊,所以皇明又是一个赢家。同时这个赢家不仅仅是皇明,因为这些指标,这些信息是公布于社会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从中得到学习。
第三个,是对我们的消费者负责。因为通过这种挑战,把皇明置于聚集下,我们把我们整个集团都甩出去,让社会去监督了,这对于我们公司内部,对于我们的经销商都是一个挑战,我们和经销商一起,会受到动力,受到压力。每位员工、每位经销商都应该战战兢兢,都接受社会和消费者的监督,会更比以前服务好,接受这种来自外界的大检查大检验。
另外一个,对我们的客户更是一个大好事。因为我们理解客户需求,除了在功能、性能、价格、安装、服务、品牌形象、自豪感、脸面等等各方面的需求之外,购买一件大件用品的第一个需求就是它选择当中的一种彷徨、一种焦虑、一种担心、一种安全感的需求。当然你对这个行业不了解,但是又喜欢太阳能,又喜欢环保,这时候,你买这个产品的时候,就终日惶惶不安,怕花钱多了,怕买的不合适,怕白费劲服务不好了等等。如果这样的调查,这样的发现之旅能让公众了解太阳能的真相,了解标准,了解现在企业达到的水平,包括产品达到的水平,包括质量保证,哪些是有保证的,哪些是没有保证的,怎样才能保证?这个作为消费者的教育,要比一个企业自己在那儿喋喋不休的讲要强得多,这又是一个大赢家。
最终,我们的社会,如果能够早日或者提前实现能源基站,节能环保,那么社会、中国是最大的赢家,谢谢。
黄鸣:作为太阳能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包括所有的新生行业,调节好厂家和经销商的关系,都是一个重大问题,都遇到过很多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这个行业就不可能好好发展。所以这些年,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麻烦,也有很多的痛苦,同时也得到了大部分经销商的支持。
第一个,就是他们本身想做好的,本身是学习的、本身是随着公司成长不断要求自我提高的。现在还有一部分经销商是十几年前的老经销商,还有不断新加入的经销商,这些年看到他们和皇明一起成长,关系默契和公司没什么冲突,在市场上强力支持着市场,我们非常感谢这些新老朋友,为公司和经销商朋友共同发展,我们更要不断完善体系和体制。
这样的经销商创造了非常多美好的故事,我们中间也会很多摩擦,有很多小的问题,但是最后心还是连在一起的。他比我年纪大,我喊他一声柏老哥,他就告诉我,我累了,真累了,让我歇歇吧,我给你介绍一个比我更强的。我没有文化,不能再提升了,我再学习你那些商学院的知识已学不进去了。我能理解柏大哥,也能理解好多好多无论是离开的还是现在还在做的经销商朋友们,所以我不能让他们再累下去了,要把他们解脱出来。我们整一套体系管理,派公司的人去终端,他们帮着监督,包括给一部分奖金,建立这样的体系。
那么再下一步,皇明的发展正在突破单纯传统的经销商合作模式,开始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