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能够包容别人的过错。 宽容是一种度量、一种豁达、一种睿智,更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人都是在社会里生存,而社会不是生存于真空。由于利益之争、本性差异、修养高低不一,人与人之间难免时常发生矛盾、发生冲突,出现伤害,这些都是难免的事情。面对矛盾、冲突、伤害的时候,倘若人人都能做到宽容一些,冲突就会平息、矛盾就会化解、伤害就会淡化。
古今有许多因“宽容”而化干戈为玉帛的美谈。战国的蔺相如因为有宽容的气度,才与不断不服自己的廉颇结为刎颈之交;三国的诸葛亮因为有宽容的品德,七擒七放孟获,才有彻底消除边陲祸乱的业绩;为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的当代伟人毛泽东因为有宽容的度量,才有一级战犯李宗仁的归来,才有无数海外英杰的回归。
然而,“宽容”两字,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却是很难。“宽容”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尤其是那些心胸狭窄、性格偏执、境界不高的人,很难达到对别人“宽容”的境界。据媒体报道,很多重大伤害案就是因为家庭内部、邻里之间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有些矛盾造成家破人亡,还为下一代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争斗的祸根。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曾经是作为一条古训来教育后代学会忍耐、待机复仇。在民族和阶级利益斗争的的特殊年代,教育的理念、思维的方式、斗争的手段也是比较激进,播下了好强、好胜、好斗的种子。然而,“冤冤相报何时了”?自古以来,一代结仇,代代相报,终究是两败俱伤,国家、民族和家庭都是一样。
其实,“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当对立双方出现矛盾、发生纠纷、爆发冲突的时候,假若双方都能宽容一些,心平气和,换位思考,冷静处置,通过调节、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就能做到人人相安无事、家庭和睦相处、国家和平共处。
对一个有宽容之心的人来说,忍让不是怯弱,退却并非无能,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宽容别人时就给自己留下了余地,宽容别人时就给自己增添了一份安宁。
和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要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国家需要发展经济、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保障公正,而作为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应学会宽容,以宽容的姿态来处理生活中的一切非原则性的问题。
人类需要"宽容"之心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