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趣的竞争解读——鄢帅成观点


回复博主:

    不好意思,由于自然地流露了一下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借用您的空间,跟您的评论者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交流,呵呵。

    前几天我第三次阅读《杰克•韦尔奇自传》,他在书中写的,他的母亲给他3大法宝,给他的成功带来最深远的影响。

    第一是自信。第二是不自欺欺人(尤其是对学习和成功不心存侥幸心理)。第三是竞争。
    不过中国的很多竞争,的确存在博主所说的情况。

    我认为,有一部分企业家可能理解错了,他们把“竞争”理解成了“斗争”,于是斗来斗去,咬来咬去。

    更令人吃惊的是,很多人都有这种“斗争”的癖好,坚持要把“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东西,隐藏得更深加以运用。有人发现了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内斗”,也有粗俗的说法,叫“内耗”,这种东西毒性极强,能让职场搞得跟官场一样,仿佛一不小心,就会出局或得到悲惨的下场。

    对外就更明显,营销在很多企业看来,就是斗争。斗争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竞争对手;二是顾客。

    跟竞争对手竞争那是天经地义的,至今也很少有人提出太大的异议,认为十分必要,不少老板坚持认为,最好是所有竞争对手都出局,我一家独大才好。五谷道场方便面,拒绝油炸,直接跟行业对着干,本想把竞争对手挤出局,结果自己先出来。由此看来,光想着别人出局还是不够的。

    跟顾客斗争看起来好像不大合理,不过就有公司这么干,比如顾客用公司的产品出了问题,就想着怎么通过公关手段,第一屏蔽负面报道,第二让消费者投诉无门,第三找一些“权威的公证”证明自己的产品没有问题……实际上,这些手段,都是对消费者合理权益的一种镇压。是镇压消费者,而不是服务消费者,斗争还是很激烈的。

    现阶段,如果要根除这些问题,首先要不厌其烦地跟这些企业家们解释:“竞争”和“斗争”不是一码事,并罚他们抄写“竞争”两个字一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