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生物医药:政府导向意味更浓
国家发改委近期向生物医药和生物医学等产业投资4.42亿元专项资金之举,对久处低迷境地的生物医药行业来说,可能政府主导的意义要远远大于4.42亿的数字本身。
2008年1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新增中央投资4.42亿元,支持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医学工程等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以及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共服务条件建设专项的建设。有专家预测,此举可直接带动40亿元投资,对于促进高技术产业化、推动生物等战略性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今冬明春乃至今后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政府的投入尤为重要。对于离不开各类资本支持的生物医药来说,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与政府投资与否更是关系密切。
众所周知的是,生物医药行业的技术发展是与融资环境密切相关的,而融资环境往往又与金融业的盛衰唇齿相依。本来就处于资本市场忽冷忽热环境中的生物医药行业,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更加期待政府投资的援手。
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一直处于一个比较低迷的境地,具有国际专利的新药并不是很多,比较常见的模式是通过买进专利或者生产在国外已经过期的专利药。由于自身的总体技术水平偏低,又没有形成一套对科研成果有效、可信、有影响力的评估机制,导致了国内投资行业一直对此生物医药领域反应冷淡。又因为我国在生物医药板块上的资本市场尚未建立规范有效的退出机制,致使国际风险基金亦不愿意进入其中。
发改委下属单位在2008年8月发布的《2008年生物制药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显示,由于融资困难,资金不足问题已严重制约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国家正通过产业政策与改革措施,促进生物制药企业的并购重组,使资源通过整合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此次发改委投入的4.42亿,表面上是为生物医药行业投入了资金,实则却更多体现了政府对此领域的重视和良好预期,换言之,国家发改委的新增投入,更多代表的是政府的导向。
对于生物医药领域来说,4.42亿资金也许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即便再加上当地政府的配套投入和企业匹配的部分资金,也很难达到一个企业所完全需要的资金总量。而且这些资金不能完全覆盖到生物医药领域内的所有企业,受益的必将是极少数的企业。即便对于获得投资的企业来说,这笔资金也不可能满足其所需,其作用倒更像是一块磁铁,能为企业吸引到更多的资金。对于整个生物医药行业来说,政府投资的经济拉动作用远远不如其导向作用重要,因为此举更多的目的也在于改善其融资环境。
目前,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产业的主流发展模式是,生物医药与资本市场联合起来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生物科技的发展十分依赖资本市场,而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获得资本的难度必然会有所增加。目前,做投资的私人资本受金融危机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投资的力度已有所降低。政府在私人资本投资的低迷期增加投入,对于保持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平稳增长无疑十分必要。因为这样会直接影响到生物医药创新的效率。
而生物医药的创新效率则直接关系到生物制药企业的成长本身。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生物制药企业亏损面有增大迹象。这种情况确实在美国已经出现,对中国也会有所影响,但主要局限在外资控股的生物制药企业。那些以国内投资者为主的公司,其受到的影响则往往要小的多。
相对于整个医药行业来说,生物医药仅是一个占较低市场份额的子行业。不过,近几年其发展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相当可观。在国内部分行业增速出现下滑的背景下,如何保持生物医药产业既有的增速,这不仅仅是对企业的一个考验,更是对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战略的一种考验。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国家投资无疑是雪中送炭之举。但仅靠资金来拉动还远远不够,要想真正促进生物医药整个行业的发展,还应该为其提供合适的政策环境,打造合理的投资模式,实施与投资相配套的措施。
事实上,政策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是最大的,以2008年政府尚在实施中的对整个医药行业大环境的净化措施为例,这一措施虽然给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多挑战,甚至在短期内影“减缓”了行业的发展步伐。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该举措却促进了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大洗牌、大调整。毕竟,目前我国有几千家号称生物医药类的企业,但是有药品可供生产和临床应用的企业不足10%。在能力良莠不齐,甚至连生物医药企业资质都真假难辨的状况下,生物医药领域无疑更难获的资本市场的垂青。
而最近生物医药行业密切关注的则是即将确定的新医改方案。因为与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极有可能会出现在新医改方案中。这些政策对于整个生物医药行业来说远比4.42亿资金更为重要。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个符合生物医药发展规律的方案,不仅仅要考虑到患者的利益,还要考虑到政府财政承担能力,同时还要保证新药的研发与供应。此外,也要考虑到生物技术创新药物要有合理的利润。没有合理的利润,企业本身就不可能去承担高风险、长周期的投入,更不要说能吸引到更多的资金问题。
虽然,目前已经有部分生物药品进入了基本药物目录,但是毕竟没有一个确定的规则来说明怎样去设置以及如何进行调整。至于创新生物制药如何进入医药体系,也应该给出一个明确的规定。这些对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许多有能力进行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他们对此的关注要远远大于政府主导性的资金投入。
《中国卫生产业》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