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成为宝钢的收购目标



    今年3月,中国政府推出了十大行业振兴规划,其中钢铁行业理所当然的进入规划之列。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的钢铁企业数量众多,2007年度按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宝钢以1600多亿名列榜首,而第110名陕西汉中钢铁集团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仅14.86亿元,相差近百倍,行业集中度低的特点凸显无疑。
规划中提到,(一)促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进一步发挥宝钢、鞍本、武钢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推动鞍本集团、广东钢铁集团、广西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和山东钢铁集团完成集团内产供销、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实质性重组;推进鞍本与攀钢、东北特钢,宝钢与包钢、宁波钢铁等跨地区的重组,推进天津钢管与天铁、天钢、天津冶金公司,太钢与省内钢铁企业等区域内的重组。力争到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二)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发展     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加快调整钢铁产业布局。一是建设沿海钢铁基地。按期完成首钢搬迁工程,建成曹妃甸钢铁精品基地。结合广州钢铁搬迁,推动宝钢与广东钢铁企业、武钢与广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通过淘汰或减少现有产能,适时建设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按照首钢在曹妃甸减少产能、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结合济钢、莱钢、青钢压缩产能和搬迁,对山东省内钢铁企业实施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结合杭钢搬迁、以及宝钢跨地区重组和淘汰落后、压缩产能,论证宁波钢铁续建项目。二是推进城市钢厂搬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组织实施好北京、广州、杭州、合肥等城市钢厂搬迁项目,统筹研究推进抚顺、青岛、重庆、石家庄等城市钢厂搬迁。三是抓紧实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确定的钢铁项目建设。
从现实需要和规划要求,都剑指钢铁业的兼并重组,但在实现重大重组或跨区重组前,各个钢铁企业自身必须要实现整体上市,无论是兼并者还是被兼并者。规划中涉及的钢铁企业较多,通过认真分析认为操作性较强的方案有以下几种:1、鞍本钢铁与攀钢集团、东北特钢集团的跨区重组:现在鞍钢已经实现整体上市,攀钢系的整个大幕已经拉开,4月23日,攀钢钢钒、长城股份、攀渝钛业三家上市公司将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实现攀钢集团的整体上市;东北特钢旗下的大连金牛和抚顺特钢也曾传出要改制的消息。2008年年底,大连金牛的重组方案获证监会批准,中南地产借壳上市只是时间问题了,抚顺特钢将作为东北特钢实现整体上市的载体,这一思路越来越清晰了。2、宝钢对包钢集团、广钢集团、韶钢集团的跨区重组:现在宝钢已经实现整体上市,而包钢集团旗下有包钢股份和包钢稀土两家上市公司,07年年底包钢集团发表声明:包钢集团的钢铁主业实现整体上市,且已经完成;截至目前及未来12个月内包钢没有整体上市的工作计划。广钢集团、韶钢集团旗下分别有上市公司广钢股份、韶钢松山,宝钢集团以现金出资286.88亿元人民币,持股80%;广东省国资委和广州市国资委分别以韶钢集团、广钢集团的国有净资产折合71.72亿元人民币出资,合并持股20%共同出资组建的广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08年6月28日在广州挂牌,新组建的广东钢铁集团注册资本为358.6亿元人民币,注册地在广州市,湛江钢铁基地浮出水面。3、以唐钢股份为载体吸收合并邯郸钢铁、承德钒钛的河北钢铁集团、济南钢铁和莱芜钢铁整合成立的山东钢铁集团的雏形已现,天津地区、山西地区的钢铁行业整合大幕也都陆续拉开了。同时,以首钢曹妃甸搬迁为首的钢铁生产基地大迁移也在进行中。

近日举行以为"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再次把媒体的视线吸引到钢铁行业的老大--宝钢。此时一则《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并购没有具体时间表》的新闻被搜狐证券放在频道首页至今。从中不难看出,宝钢集团对于行业并购还是非常谨慎的。而作为国内钢铁业龙头,3年前宝钢斥资13.8亿元横扫包括邯郸钢铁、广钢股份、马钢股份、八一钢铁、安阳钢铁、酒钢宏兴、南钢股份、济南钢铁、莱钢股份等9家钢铁公司股票,除了对八一钢铁实施了真实的兼并重组外,其余不得不在市场上减持,其收益肯定也不错!

从现有已公布年报的钢铁上市公司资料得知,宝钢集团以3538.31万股位列南钢股份第二大股东(还有没有公布年报的), 南钢股份会成为第二个"八一钢铁"吗?宝钢还会买入哪些上市钢铁公司的股票,杭钢?还是其他?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