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
前年和去年我因为一个项目去了好几次开封,去河南大学走走,有点惊异的看到那里的一批民国年间建造的具有民族形式的现代建筑,弥足珍贵,印象很深。
从建筑史来看,在河南,比较早把现代功能和传统形式结合起来的探索建筑,应该算位于开封东北的“河南大学”,建于1912年,具有非常典型的传统中国建筑的形式。开始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后经中州大学(1923年)、河南中山大学(1927年)、省立河南大学(1930年)几个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0年7月,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河南大学三校合并,组建了新的河南大学。
现在还存在的早期河南大学建筑,应该是博文楼了。这个建筑在1915年破土动工,1919年竣工,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坐落于河南大学中轴线东侧,是预备学校时期和中州大学时期的教学活动中心,后为法律系教学楼、河南大学图书馆。该楼为一对称式与西方建筑相结合的近代建筑。一层为基座,三层为青砖青水墙、五开间外廊式悬山灰瓦坡屋顶,外廊为红园柱廊,木质栏杆,西方花瓶形栏杆小柱,漆红色西式玻璃门窗,两侧为二层,外墙也为青水砖墙,内设审判厅、地下室、大小教室、办公室,是河南大学最早的中西建筑相结合的教学建筑。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的大礼堂是稍微晚一点的中西结合建筑,这个建筑在1931年11月20日破土动工,1934年12月28日落成,占地面积3932平方米,南北长73.75米,东西宽53.75米,总建筑面积 4687平方米,是一座宫殿式建筑。大礼堂由从欧美留学回国在河南大学工学院土建系任教的张清廉教授设计,耗资二十万元建成。大礼堂内部南北长 51.8米,东西宽44.5米,高24.4米,分上下两层,设楼梯六座,以观众厅为中心,东西布置休息厅廊,观众坐席2800个,楼上楼下可容近3000 人,舞台台口18.29米可供演出之用,另设有休息、音乐储藏和道具化妆等房间。东、西、南、北有四个直通室外的疏散出入口,均为四柱卷棚式歇山顶门廊,下门三个对开出入大门,大门侧有八根爱奥尼式柱,将正面三个对开出入大门妆点得巍峨壮观。现在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雅楼是河南大学在1921年建成另外一栋具有中西结合特点的建筑物,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坐落于河南大学中轴线西侧,曾是预备学校时期、中州大学时期的教学活动中心,后曾作为历史系办公楼,现为历史文化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办公用房。这个楼砖木结构,青砖青水墙,更加具有民族感,整个一层处理为台基,台基之上窗户之间均砌为大圆柱,共80根,直通檐下,显出庄重雄伟。四周出檐两米,四面门口设有重檐,并有古亭,檐下四周全是垂柱,设有三排彩色木雕。雕刻垂莲柱头200多个,垂柱间锒透雕花板2000多块,画面内容繁多,做工精细,堪称一绝。主入口位于楼中部向东,该楼的三个入口均为歇山卷棚屋顶式灰瓦门廊,楼四周门窗为西式木质门窗。内部装修朴素优雅,既有教室又有教研室、办公室,是一座有高度艺术水平的近代教育建筑。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西古典和近代建筑紧密结合的优秀作品。
中原地区因为屡遭黄河泛滥破坏,因此传统建筑留存不多,河南大学这批建筑,应该属于极为珍贵的文物级的作品啊。
2009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