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sey believed that these patients were not insane, but that society had pushed them out because they did not fit the conventional ideas of how people were supposed to act and behave.”——Wikipedia
Miloš Forman :“我们创造机构帮助我们生活,甚至拿钱给他们,使他们拥有我们、控制我们!”
故事改编自Ken Kesey的同名小说《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是《时代》杂志所评选的从1923年到2005年的百佳英文小说之一。Ken Kesey曾经在the Menlo Park Veterans' Hospital上夜班,小说的灵感就来自于那里。他常常和那里的病人交谈并相信那些病人是正常的,只是因为不能为社会所接受而不容于社会。
尽管对于这部电影的拍摄表示支持并为小说被拍摄为电影感到高兴,但Ken Kesey却对于电影背离原著的事实表示憎恶。
很多有名的电影,其实都是这样。导演并不会拘泥于原著的文字原意,而是通过电影表达元素所形成的语言来叙述这样一个可以有着不一样的内涵的故事所应当有的内涵。
导演Miloš Forman本人有着特殊的身世,他生于捷克,六十年代末“布拉格之春”事件时,正在法国巴黎就第一部美国电影的相关事宜商谈,却被制片厂开除,被国家宣布为非法出境,后移居美国。从这样一个导演那里,我们将看到的,是他对于专制权力的厌恶。导演Miloš Forman为Ken Kesey的故事添加了新的寓意并将它演变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故事所表达的,也正是导演内心对于专制权力的厌恶。故事讲述的是关于自由的反面的故事,论证的是选择留在专制权力管制下的环境的错误与选择逃离的正确。
小说中的疯人院在电影中被给予了新的寓意。
Nurse Ratched在电影中有这样一句话: “If Mr. McMurphy doesn't want to take his medication orally, I'm sure we can arrange that he can have it some other way. But I don't think that he would like it.中文意义为:如果麦克默菲先生不想吃他的药,我确信我们能以其他方式让他吃下去。但我想他不会喜欢那种方式的。”话语所表明的,不过是疯人院对于病人那压制性的权力控制。
疯人院中所雇佣的随时可以采取暴力措施应对紧急情况的保安、铁门、铁窗、镣铐、一些针对不服从的病人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都说明这是一个强制监管之地。
疯人院不过是一个打着公益的旗号为恶的组织机构,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异类,就需要在疯人院接受他们所自以为是的治疗。那是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人们所能去向的一个角落。社会不接受他们,还将他们定义为病人,并令他们从内心接受这一点。
对于Jack Nicholson主演的Patrick McMurphy来说,内心的自由愿望与现实的不自由形成对立。或者,离开,去往加拿大?或者,回到监狱?或者,继续留在疯人院?Patrick McMurphy的选择是:离开。
在离开之前,他在观察、在思考、在嘲弄这荒唐的一切。
在这样一个地方,有很多人居然是自愿来到的。这是不是让人很疑惑?那些秩序、意志、管制,难道不足够让人痛恨?但是,的确符合事实的是,他们自以为是有病的,他们自以为需要在这里接受自以为有益于自己的治疗。
对于Patrick McMurphy来说,如果他不能接受呆在疯人院的事实,他就要去监狱,那是更为不能接受的选择。对于那些自愿来到疯人院的病人来说,如果他们不能接受呆在疯人院的事实,他们就要去到社会忍受人们的排斥、歧视和亲人的责罚,那也是他们更不能接受的。
Patrick McMurphy试图告诉他在疯人院的朋友们的是:他们自己应该学会接受他们自己,他们自己应该知道生命的本来意义。通过Chief Bromden这样一个人物最终的选择,导演要告诉观众的是:只要他们醒悟过来,他们就会知道,疯人院其实比社会更加令人不能接受。他们将要作出选择:逃离疯人院。
Nurse Mildred Ratched是个恶人吗?不是的,但她却一直在为恶。她有她的思想观念。她以她的思想观念来强制他人,使得他人背弃自身的自由意志与选择自由生活的勇气。
杀死Patrick McMurphy的Chief Bromden是坏人吗?不是的。被弄成白痴的Patrick McMurphy,注定只能永远的留在了疯人院,因为他已经变成了真正的疯子。即便将他弄出疯人院,Patrick McMurphy的生命也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价值。对于Patrick McMurphy自己来说,不自由,毋宁死!失去了自由,也就失去了生命的价值,也就等于失去了生命。
“You all crazies?”
疯人院的疯人被问到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正因为他们是自愿来到这里的,所以,也正是他们自己,将自己囚禁。
对于Patrick McMurphy来说,或许作为个人行为的逃离根本毫无意义。只有作为公众欲望的能够胀破专制气球的最好一次性一劳永逸的逃离,才是有意义的。
自由,首先应该属于内心。
但他们所获得的,真的是自由吗?
不过是从一个疯人院去往另一个疯人院。不过是从官僚资本主义的国家逃离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国家。不过是从一种专制逃离到另一种专制。
他们躲进飞机起落架舱、扒火车、挖地道、穿越沙漠、挤乘小船、改装的漂浮船……
他们或沦为廉价劳工,或沦为性奴,甚至死亡。而难道死亡,就是成功的逃离?
2000年6月19日凌晨,英国多佛尔港海关,海关官员进行例行检查时揭开了悲惨的一幕:在一辆挂着荷兰牌照的密封卡车上,检查人员发现了58具非法移民尸首,其中有54名男子和4名妇女,年龄都在20岁左右,另外还有两名奄奄一息的男子。
2001年10月,26名中国偷渡客因藏匿在狭窄的船舱内窒息而死,韩国蛇头为消灭罪证,将偷渡客的尸体投入大海。韩国警方已将8名涉案船员拘捕。
2006年7月28日,意大利海军从一艘在地中海漂流的小船上救起十四名奄奄一息的非洲偷渡客,据获救的偷渡客供称另有十三名同船的偷渡客已经饿死,被他们拋入海中。
2004年2月5日,21名年龄在18岁到45岁之间的中国人在英格兰西北部莫克姆湾拾贝时被突然上涨的潮水吞没,不幸身亡。英国警方怀疑这些拾贝人受到非法移民团伙控制和盘剥,随后展开了长达18个月的取证调查。警方找到了21具中国人尸体。
非法移民在英国的劳工黑市比较容易找到工作,连续数年,英国都是西方国家中接受难民人数最多的,他们干着被英国人称为“3D”的工作,即脏的(Dirty)、低下的(Degrading)和危险的(Dangerous)工作,如扫大街、装修、拾蛤、农场采摘果菜、中餐馆洗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