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想对教育研究观的改变
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以进化论为基础,站在实证主义立场上,对教育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从科学主义角度论述教育问题,提出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这一著名命题,使人们的教育观发生根本变革。自他以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注意发展实科教育,加大科学知识在学校课程中的比重,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准备了人才基础。斯宾塞的研究、尝试给了同时代其他研究者以明确启示:用科学眼光审视教育,促使教育研究步入一个新的境界。于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研究领域盛行“科学研究”之风,凡研究必涉及定量、测量和实证,大有取代传统的规范研究和哲学研究之势。20世纪20年代以后,受科学思想泛化的影响,逻辑实证主义在哲学基础上对科学精神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结果,科学思想不仅改变了许多具体学科的研究形态,甚至改变了哲学。自此以后,20世纪的哲学几乎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天下,不管是分析哲学,还是科学哲学。在逻辑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倾向进一步强化。英、美作为经验论的发源地,本来就具有接受科学主义的丰厚土壤,德国、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也倾向于用科学主义作为规范,来指导教育研究。于是,出现了佩特森的教育事实研究、费舍尔的描述性教育学、布雷岑卡的批判理性主义教育学和米亚拉雷的“教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