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地理志》:丹扬郡有泾县,“泾水出芜湖”,青弋江古称泾水,泾县由此而得名。
广德:广德古称桐汭,东汉建安初置广德县,取名意在“皇恩浩荡,帝德广大”。、宣城人6 F) q2 a) B- @4 n
绩溪:绩溪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复置县,名绩溪。据《元和县志》载,绩溪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绩溪县因此而得名。宣城人" R! `4 e8 w; N
宣城( i( ^# @0 ~5 n: [+ ~5 e
宁国:宁国县名取自《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寓意邦宁国泰,长治久安。把你身边的故事介绍给每一宣城人! N: {& J U9 b5 w& W+ d/ H3 C
5 m# T0 W6 j4 H$ V
郎溪:民国3年(1914年),建平县改名郎溪县。“因治南有郎溪水,取其意定名郎溪”(据民国3年3月13日第84期《安徽公报》)。
旌德:旌德取东晋权臣桓温“旌德礼贤,教化之首先”句首二字,寄意教化县民,彰扬儒德。
宣城人0 U& ~; V h+ o6 ^ Z
宣城:宣城原是西汉初期的一个县名,治于当时的宛陵西60华里(即今南陵县青弋江镇),古名“宣邑”。《韩诗传》:“宣者,显也。”“邑”为县城的通称。古代的江南地区开发较晚,春秋战国时期的弋江镇,由于交通之利,先后成为吴、越、楚诸侯国的名邑而显扬于江南,故名“宣邑”。西汉初设县于此,定名“宣城”,属丹阳郡领辖。当时的丹阳郡治设在宛陵。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随着历史的发展,宛陵逐渐成为显扬于江南的名邑,而弋江镇的“宣邑”之称已名不符实。因此,隋开皇九年改南豫州为宣州(州治设在宛陵),同时将治于弋江镇的宣城县撤销,并于宛陵县境,将宛陵正式 改名为宣城
宣城各县市名称的由来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