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贷款创纪录新高,企业经营转向活跃
* 经济初步企稳,反弹能否持续仍待观察
* 货币政策力度可能微调,降息可能性减小
* 信贷数据利好股市,债市略承压
路透北京4月11日电---中国3月信贷再创天量,中国工业增速反弹,政府以信贷工具激活实体经济的做法看来初战告捷.
中国央行周六公布,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创纪录的1.89万亿元,证实半年来强力刺激经济的政策效果显现.然而经济能否持续反弹尚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天量信贷投放本身则难以为继.
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5.51%,连续第四个月加速,远高于政府确定的17%左右全年目标.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7.04%.两者分别比2月提速5.11和6.41个百分点.
"M2增速创了历史记录,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表明资金整体偏紧的格局得到彻底扭转."华宝信托宏观经济分析师聂文称,而M1的加速显示,此前一直困扰实体经济的资金紧张状况得到缓解.
民族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一钉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M1和M2的剪刀差较上月继续收窄,说明企业存款出现活期化趋势,基本面开始改观.
中国经济的初步企稳态势开始得到官方的正式确认.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泰国参加峰会时表示,政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已见效果,经济形势已开始显现积极变化.
在中国一季度宏观数据出炉前夕,温家宝提前透露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8.3%,自1-2月的记录低点3.8%回升.他还称,中国投资大幅度增加,部分行业和企业困难局面开始扭转,经营状况回暖.
上述积极变化也反映在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构成上.周期短、流动性高的票据融资当季占比约32%,较1月的39%和2月的46%高位明显回落.而一般有项目配套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约37%,整体信贷投放含金量提高,意味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强.
中国经济有望在全球危机中率先复苏,作为虚拟经济的股市早已一马当先.沪综指今年迄今上涨34%,并收复去年9月全球金融海啸爆发时的水平.相比之下,全球股市指数仍底部徘徊,今年迄今下跌约4%.
**保持清醒**
尽管如此,政府官员对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依旧保留着几分清醒.
温家宝周五坦率地指出,中国经济仍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因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持续减少,进出口下降,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减少,就业压力增大.
央行纪委书记王洪章同日表示,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存在着继续恶化的可能.做出中国经济将触底反弹的判断为时尚早,保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
分析师中也不乏谨慎声音.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提出,从信贷数据强劲并不能判断出经济已经完全恢复到过去的强劲状态,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就是反周期的政策.
"至于何时能够由货币信贷的推动转变为企业自主的增长动力,还要看工业增加值、订单以及产能恢复情况等.预计年内中国经济全面好转,但即使恢复,也无法达到过去两位数增长的时代了.他说到.
**货币政策力度或微调**
中国政府此前将今年全年新增贷款目标设为5万亿元以上,而一季度4.58万亿元的新增贷款已经完成90%的目标.分析师认为,信贷如此高速的增长并不可持续,且资金流向亦存隐忧,未来央行应会适当控制信贷投放.
华宝信托宏观经济分析师聂文指出,虽然此前的调查显示新增贷款并没有流入股市,但政府对3月天量贷款的流向极为关注,因担心实体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通胀就开始抬头.
中信银行债券交易员林子君则坦承,市场会担心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的力度方面会有一些细微的改变.比如上周公开市场回笼力度较前期已有所加大,已经让市场有预期央行或会在适当时段灵活收紧一下流动性,而不是一味地保持宽松.
对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走向,聂文认为,一二季度央票的到期量都是万亿的规模,存款准备金没有调的必要;到三四季度到期量比较小的时候,存款准备金率有可能下调.而今年利率变动的可能性不大,将维持当前水平.
**股市利好,债市承压**
"没想到这麽高的数字,真是出人意料!"银河证券分析师任承德在听到3月信贷数据时不禁感叹."这显示市场的资金面近阶段还会是极度泛滥,再加上经济复苏预期升温,估计下周股市还将继续强势上攻."
他指出,虽然年线近期屡冲不过,但这只是心理面因素,周五大盘离年线仅几步之遥,再配合今天的好消息,估计周一就可攻克年线.
沪综指周五劲扬2.7%,收报2,444.23点,而250日均线(年线)位于2,468.27点.
其他市场似乎也提前嗅到正面经济数据的气息.工业活动先行指标--上海期铜周五全线宣告涨停;人民币利率互换(IRS)报价中长端涨势不止,反映经济复苏预期持续升温.
中信银行债券交易员林子君认为,信贷数据对债市而言属于中性偏空,前一段时间现券收益率已因为经济回暖预期而明显走高,事实上已部分消化了影响.不过,中国经济形势确实在好转,债市肯定会有压力.
焦点:中国3月信贷创纪录 激活实体经济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