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的空气,带着山花的清香!雾,笼罩着山峦,满山枝叶都挂满了水珠,浓重的大雾就象天空中飘浮着的雨,那雨水,飘湿了上山的人们那身上的衣裳。
浓厚的大雾,就象从阴间漂出来的!在民间,大家都相信在清明时节阴间的鬼门就会打开,先祖的灵魂在这一段时间内要回到人间,他们不仅回来领取后辈们孝敬给他们的财物,同时也在视察着后辈门的孝心和德行。老年人常教导后辈们说:“年轻人要以孝为本,要行善积德,广积阴功,等你死后才能升入天堂;如果你心存恶念,作恶多端,哪么你死后就会下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每到清明节,无数的街边、商店里摆上现代仿真的纸钱:有美元、欧元和上亿元一张的大额人民币等。还有更多的洋房、小车、轮船甚至还有美女!现在的冥钱印得就象真钱一样,一些老人甚至分不清现代新版印制人民币和冥纸。曾有报道,有一个在广东打工的年青人,在清明节前几日,叫回家过清明的老乡拿回了五千元钱给老母亲,以报孝心。老母亲一看,心想,儿子就是孝顺,过清明了连冥纸都给家里准备好了。于是,在清明节哪天,哪五千元钱都在山上烧掉了。等日后儿子回家问起钱的事,方才真相大白。差点没把儿子气死!
中国人都相信风水,认为人死后找到一个风水宝地安葬,会给子孙后代带来福气。于是在中国的大地上,越是峰峦叠障的高山大川,越是弯曲迷离的河道涵洞、古径幽途,越是成为人门“寻穴”的宝地。所以,每到清明节,活着的后辈们为了扫墓,无不是翻山越岭,远离住地去进行祭奠,远的有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中国人讲够孝心,不管你身在何处,路途多远?只要是到了清明节,大都会回到家乡本土来,哪里才是你的根!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忠、孝、仁、义”。就是这种精神,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传承了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灵魂”!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谣指杏花村”指的就是清明时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