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提高执行力之我见
目前,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正在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内部管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已比较健全,覆盖到各个专业的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但是仍出现顶冒名贷款、违规操作、员工经商办企业等一系列违规违纪现象,笔者认为其症结所在就是有章不循,制度执行力弱。执行力关乎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成败;执行力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着农村信用社能否扎牢根基、能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率先发展。如何提高执行力是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农村信用社执行力谈几点建议。
一、基层社的执行力现状
部分中层干部执行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解放不到位,经营理念没有完全转变,没有真正树立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大局意识,仍然存在重业务发展、轻内部管理的粗放型管理思想,没有在管理的“精细化”上下功夫;存在应付思想,照抄照搬上级联社的工作措施和计划分配,不能根据实际情况主动的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会议精神贯彻不到位,上级联社文件要求和规定不能及时传达给职工,即使传达,也只是念一遍,走过场,没有带领职工认真领会会议和文件的精神实质,根据会议和文件要求,主动结合实际研究和制定自己的工作措施。三是制度落实不到位,做表面文章。对制度的执行,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制定具体措施,致使制度的执行力被弱化,使制度成为一纸空谈,大大降低内部管理水平,增加了内控风险。四是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没有始终绷紧风险防范这根弦,在贷款投放上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大量小额农户不良贷款的形成,与基层社主任的责任心不强和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有莫大的关系。
部分基层员工执行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散漫,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应付公事,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团队意识较差,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强,遇事相互推诿扯皮,推卸责任。二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理念转变不够,对待客户不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服务态度生、硬、冷,服务技能不够熟练,服务效率较低。三是有制度不遵循,有规定不照办。室内柜员不按照会计、储蓄操作规范操作,对印、押、证等管理不到位,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安全防范意识较差。信贷人员的法律知识匮乏,缺乏系统的信贷操作和管理技能,不严格按照贷款操作流程和贷款管理规定进行操作,服务意识、自律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淡薄,存在“吃、拿、卡、要、报”现象,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二、提高执行力的措施
制度的执行最终要有人来完成,执行力的强弱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必须从抓人入手,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一是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首先,要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加强员工培训,尤其是新入社的员工。培训不能简单的把员工召集到一起,念念文件,学学制度,流于形式,而是要立足长远,结合本社员工实际,制订一整套针对不同层次员工的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以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业务技能、操作流程、法律法规等为主要培训内容,分批、分层次、有重点的进行培训。基层社的中层干部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他们的执行力强弱直接关系到整个信用社队伍执行力的强弱,因此,有针对性的对中层干部的培训显的尤为重要。其次,要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提高员工的学习力。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唯有保持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把握时代的脉搏,保持与时代同轨,才能正确的领会上级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正确的分析和把握市场。
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文化已不是个新名词,但对于信用社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企业文化就像一面旗帜、一座灯塔,它是所有员工的工作目标和指引,是员工行为的内在依据,是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原动力。企业文化的不健全是导致员工执行力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能只是喊喊口号,而是应该从上到下统一观念,步调一致,将工作进行量化、具体化,制定具体可行的操作办法。首先,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做到全员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从上到下建设认识统一、具有鼓舞性、激励性的企业文化核心――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理念,作为员工的行为指引和工作方向。像海尔的“真诚服务到永远”,利群的“想到您心里,做在您前面”等,都是典型的成功企业经营理念,是全体员工努力的方向。其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培训,提高企业文化在员工中的内化程度。结合农村信用社自身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举行入社仪式、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体育比赛等各类活动,将经营理念融入到活动中,让员工在活动中更深刻的理解企业文化内涵,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培训,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以社为家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工作的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构建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避免出现“人情”文化,以讲“人情”为主的企业文化只能滋长不正之风,严重损害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三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首先,建立一套科学的用人制度,明确管理层、信用社各岗位的用人标准,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管理岗位和其他重要重要岗位实行公开竞聘,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同时,采用末位淘汰制,增强信用社人员的流动性;其次,制定招聘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择优秀人才充实员工队伍,完善企业化管理,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避免近亲繁殖。 第三是分专业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例如,选拔精通法律,了解司法程序的人员组成资产保全小组,负责全辖的资产保全队伍的培训以及不良资产的法律诉讼等,不但能够节省聘请律师的高额费用,而且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选拔精通计算机和程序开发的人员组成科技攻关小组,负责全辖程序开发、维护以及信息科技的安全管理。
四是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健全激励机制。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较为科学的员工考核、奖惩、提升、晋级的考核办法,实行绩效挂钩,以绩定效、按劳定酬,以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考核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员工认识到只有自己用心工作,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让他们明白自己在为谁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第三是实行职位、岗位工资制,按承担的责任和风险确定薪酬,将“权、责、利”有机的统一。第四实行以奖为主的激励机制,为遵规守矩、用心工作、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员工发放奖金,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五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增强执行的约束性。建立一套“错必查、查必纠、纠必严”的内部监督机制,对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不但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连带责任人的责任,对存在主观恶意的,要严肃处理,不能讲人情,讲面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真正起到震慑作用,发挥内部监督的有效性。
执行力的提高,不是一个短期内能够完成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要上下联动,全员参与。只有全员认识到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性,才能保障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的发展。
农村信用社提高执行力之我见
评论
2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