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商业模式


   企业成功,是商务模式不断升级换代、逼近正确的过程。展望未来,成功的商务模式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学习性

  未来的商务模式更强调组织竞争力和群体智力,但是组织的智障正越来越妨碍着组织的成长,使组织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侵蚀、吞没。这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所指出的企业通病。他倡导的"第五项修炼"理论向我们展示了学习型组织的性质:"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学习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超越工业文明时期的价格、质量、市场份额、企业规模大比拼,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将来自比同行更快、更强的学习能力。基于学习、开放、自我更新、成长性的商务模式,将成为在21世纪所向披靡的管理圣经。

  内省性

  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等人通过实验证明,我们通常谈论的以智商衡量的智慧,远不如包括自知、自我激励、冲动控制、坚持不懈、信心和责任感等情感的智慧。深度研究进一步表明,情感智慧的重要性为原始知识或技术专门知识的两倍。其中,自我审视、积极反省、以他人为鉴,更是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美德。GE的韦尔奇就时时告诫部下,要在人性上不断超越自我,扩展心智,经常检点是不是做到"头脑清?quot;,"意志坚定","精简、迅捷、自信"。

  专业性

  争论企业规模的风向继续在变。'船小好调头"的理念,一度将'大船抗风浪"的传统说法驱逐得无处容身。不过学界最近重提往事,认为企业唯有做大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抵御风险。未来社会,究竟是众多反应灵敏的中小企业的自由乐园,还是少数庞然大物的游戏场?我们判断,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明天,大量存活并生机盎然的,将是一些非常小而高度专业化的公司。

  有人将未来公司比作变形虫。变形虫是地球上最占老的生命形式之一,它的高度渗透性外壁构造虽把本身与外界隔开,但又允许体内物质在大量向外流动的同时直接从环境中汲取养分。这个单细胞水生动物随环境一起吐纳,变换体形,却始终保持着自身的完整性和与众不同的特征。

  并非规模,而是差异化和专业化的强大渗透力,将成为今后全球企业的最高价值之一,也是它们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我们预测,今后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不局限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上,而将转向战略设计、战略实施和战略调整,特别是对商务模式的选择上。

  "自我毁灭"的创新性

  走在消费曲线前头,引领消费浪潮,将人们的潜在需求显性化,就等于抓住了未来的牛鼻子。谁最早挖掘新市场、利用新技术,最能彰显未来趋势、制造需求,谁就将撇走市场的第一层油脂。

  当微处理器使个人电脑取代大型机在计算机行业中的地位时,IBM不得不把龙头老大的宝座拱手让出。咬定主机事业不放松的旧商务模式,使IBM一叶障目,预见不到技术进步的趋势,甚至在上世纪80年代低价抛出了所持有的20%英特尔股票,与随后的新经济荣景失之交臂。然而先发者任何的优势、垄断也不过是匆匆过客,任何一类新产品都将迅速被更加新颖的发明淹没。即便是知识产品和网络能量,也将很快消失在熊比特学派所称的创造性的毁灭中。勇于自我毁灭,推倒重来,保持持续的创造性,无疑将是企业唯一的财富增长途径。

  动态权变性

  随着影响企业的内外因素越来越多元化,进退一城一池,得失一兵一卒,对全局的意义日趋有限。在体制切换和新旧经济共存的状况下,"资"本、"人"本、"福利"、"权力"、"要素"和"知本",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六大动态变量(详见本刊今年第一期)。因应不同的时代背景、市场环境,按照各种要素在企业中所占的权重,善于区别轻重缓急,善于有效组合多重变量,善于找到阶段性的均衡,将是行之有效的商务模式。

  穿透历史一现实性

  网络业大红大紫时,比尔·盖茨们被顶礼膜拜。经济评论家大加吹捧之余,不忘挪偷几句靠地产业、制造业和航运业发家的传统富豪们。中国香港的李嘉诚也未能幸免,被看做是过气人物的代表,将很快被知识经济淘汰出局。

  可是这位老人宝刀锋利,反以年轻人的蓬勃朝气续写着新经济的奇迹。现实是历史的函数,但它从没有简单沿着既定的历史车轮前行。多年积累的管理真知灼见,沐浴新时代的阳光雨露,结合出灿烂的财富之花,使李嘉诚继续以120亿美元的净资产名列香港富豪之首。他坦承,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如果不提升自己,就要落伍。所以在他涉猎的书籍中,除哲学、政治和中国文化之外,更多了新经济、新技术。穿透历史,不拘泥其中,突破现状,洞察商机,这亦将是未来成功商务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光速时代的今天,谁能做到这一点,成功商务模式的降临也许是偶然的,但他执掌主动权则将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