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出经济危机应该靠民间


  (顾蔚是路透专栏撰稿人,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 越是经济困难的时候就越应重视民营经济

  * 开放垄断行业对经济拉动作用可超房地产

  * 民营资本进入"铁公鸡",光解决准入问题还不行

  路透香港3月5日电---中国总理温家宝关上了门,又在别处开了窗.他虽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宣布在4万亿基础上追加新的投资,但允诺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垄断行业,则可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之前市场注意力几乎都放在国家能够使出多大力气刺激经济,但其实越是经济困难的时候就越应该重视民营经济的力量.中国民间资金目前大约有46万亿元,包括20万亿元个人储蓄,和26万亿元企业和社会资本.民间资金只要拿出10%,就超过了已经宣布的4万亿元振兴经济方案.

  今年中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预计达到3%,已经到了多年来坚持的赤字上限,要进一步扩大投资,国家心有馀力不足.中国储蓄率在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中国缺的不是钱而是调动民间资本的办法.

  中国发展靠改革,要走出经济危机要靠民间.民营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中最活跃,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原由国家垄断的行业,不仅能够提高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为整个经济刺激计划增加砝码,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整个经济的效率和活力.

  开放原来的垄断行业,对整个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亚于当年的商品房改革.根据中金数据,中国现在尚未对民营资本开放的行业包括第二产业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加工、电力和水处理等;还有第三产业中的铁路、公共交通、信息技术和电讯、水利和环境、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文化教育等.

  这些行业如果单个来看,当然哪一个也比不上房地产.但如果把这些行业统统加起来,它们占2008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的24%,和房地产的比例是一样的.这些行业对GDP的拉动能力更大,达到12.7%,超过房地产去年对GDP的贡献5%的比例.

  香港媒体报导,温家宝参加政协小组讨论的时候表示,应对金融危机必须有大规模的政府投入,同时要重视引导社会资金,民间资金投入;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及时果断决策,同时要依法按程序办事.这三个"必须"和三个"同时",反映了温总理对三个必需重要性的看法和优先次序.

  给铁公鸡拔毛

  中国传统的垄断行业简称为"铁公鸡"."铁"指的是铁路,"公"指的是公路,而"鸡"指的是机场.这些行业非常有利可图,民营资本应该会有兴趣.相对而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非常需要资金,但这些项目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不高,适合留给国家来投.

  民营资本要进入"铁公鸡",光解决市场准入问题还不行,还要明确它们的退出机制和资金保障.比如说如果允许民间资本造铁路,但如果铁路经营权利还是国家垄断,民营资本就不容易退出.现在银行很愿意给从事基础建设的国有企业贷款,因为它们从事的项目是有国家资金支持的,但民营企业未必能够顺利拿到这些项目.

  民营企业要进入原来国家垄断的行业,一开始肯定处于"先天不足"的劣势.但民营资本对此还是很有兴趣,因为这是一个新的业务领域,可以拉长自己的产业链,就算要亏一段时间的钱也在所不惜.中国航空、金融、法律服务等行业原来也都是由国有资本占据,但民营资本船小掉头快,效率也高,凭借其灵活性往往能够後来居上.

  中国股市总市值前20名大都是垄断国企,这样的经济不容易有活力.经济危机发生後,从美国到中国都采取"国进民退"的做法.美国的问题可能是政府干预不足,但中国的问题是政府管得过多.除了政府台面上看得见的手,还有地下看不见的脚,就是各种各样针对外企和民企的限制条款.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需要集中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管它姓外姓民,还是姓社姓资.(完)[email protected]

  (本文刊出时,顾蔚对文中提及之证券未有任何直接投资,但可能透过基金间接持有相关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