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顺便上网搜搜新闻,无意中发现了一篇文章,很是气愤,忍不住说两句。
文章从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因忧心“雷锋精神”淡化,提交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说起,几近揶揄讽刺,甚至无处不漏鄙夷,完全一副笑掉大牙的嘴脸。我们先不说“雷锋精神”申遗这个事情如何,文中作者的表达真是,简直是自以为是,标题还把自己的名字的放在了前面.
以下是文中的几段话:
每到这时,政府都要动员学习“雷锋精神”,媒体也要辛苦的去抓几个学雷锋的典型,来表达雷锋依然不死,就象圣诞老人总是在平安夜的时候被人家记起来,好不悲哀。这不,光看看重庆媒体抓的学雷锋的典型,就让人感叹世风日下,心怀雷锋时代的感觉。重庆601的公交车贴着雷锋的大幅照片,不料,这个手持机枪,神情庄严的英雄,被几个中学生认为是焦裕禄,更有小学生直接说问售票员这个人是谁,可见90后还是很诚实的。
政协委员刘江龙别出心裁的在昨天提了个将“雷锋精神”审遗的提案,真是让我们这些看够了在3月5日这天的学“雷锋精神”秀之后,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个政协委员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提了一个保精神的草案,确实有吃腻了荤菜猛吃一口素菜的清新感觉,不过仔细一嚼,这个素菜实在是让人难以下咽,有人甚至还不敢吃,因为还不知道“雷锋精神”是不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大家族的一盘小菜。
若要申请成功,那些批准审遗的专家犯天下之大不韪才有可能,或者是刘委员自己批了算了,免得还要弄个提案,浪费政协委员名额。
进一步讲,刘委员的申请成功了,那简直是从官方的角度确定“雷锋精神”已经不在了,至少也很危险,因为能够申请世界废止文化遗产的都是濒临毁灭的文化。那不是说,将雷锋精神在形式上彻底的被埋葬了。真可谓,自打自己的嘴巴,还要笑着媚人。我国现有的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有昆曲、中秋节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这些文化遗产确实在申遗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但“雷锋精神”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真的是两会上传来的笑话。
我自己是个80后,确实知道有个人叫雷锋,他到底做了什么,这不能怪我记性不好,而是我所受的教育从来没有关于雷锋的的形象化信息。记得高中的时候,偶然获得一本讲雷锋的书,只记住了雷锋谈过的一两次恋爱,原来他不是个没有七情六欲的家伙。但关于以他出名的螺丝钉精神,真是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了。
刘委员这下可能要以今年两会的“大炮”提案出名了,以表彰他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卓越贡献。
在不知各位看了以后做何感想?
我觉得这是一种对高尚精神的亵渎,这样的亵渎我无法容忍,这样的记者或编辑我看在媒体是个大问题。
因此,我不得不的站出来说几句:
第一 你不知道雷锋并不代表别人不知道 ,你缺少教养并不表示别人也缺少教养;
第二 不要以为别人很天真 ,也许你自己更幼稚。
第三 媒体记者对自己不清楚的问题这样发表看法,我看值得警示
第四 即便是你觉得荒唐,也犯不着用这样的语言吧!
年轻人,多学学雷锋,看看雷锋的故事吧!
雷锋招谁惹谁了?是政协委员天真还是媒体记者幼稚?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