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规划如何选择方向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法学、语言学、哲学、管理学等文科型专业就业形势相对比较严峻,这些学生面临着为社会转型而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成为有些学校的扩招和专业设置错误的牺牲品,也付出了不该由自己来付出的代价,就业的代价更加的大。06年国内有些的学校的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到毕业的时候就业的人数不足60%,而就业人数里边还包括了考研、校内就业、和公务员考试,以及其他临时拼凑出来的数据,学校专业的设置过于泛滥有很大的关系。
大学毕业生连年增长,严重的供过于求的现状使得我们的就业比前几年困难。这时出现了一些人连年考研、连年考公务员、专业证书,就不去找工作的状态。这些人当中大部分是真的把读研或考公务员作为一种理想就业状态,逃避现实中的就业压力,他们被前面的师兄、师姐都说怕了,当还没有找工作时,就已经退出来了,准备考研或者其他的路。我们同学中有人没有找工作,而是直接考司法认证,已经3年还在不断努力,还在继续,同学中考研一族也大有考不上研究生誓不罢休的人在。他们把这个社会关于现在大学生就业非常难的舆论当作了他们看到的社会现实,更把自己当作了难就业的主角,要知道,虽然每年都说就业难,但每年至少有50%的人是顺利就业了的,而你未必就是不就业的那一个。而且,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其他出路,这个动机很难为你提供长久的动力。
所以,对于考研或者就业,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一旦决定,就要贯彻到底。每年由考研转为就业的人非常多,这是因为他不确定自己的未来,对未来不确定会使得他脚踏两只船,以为会更加的稳妥,事实证明这并不明智。考研只有在一心向前的信心努力下才能够完成,请相信考研不比找工作容易。很多脚踏两只船的人往往是两头空,这个概率也是非常的高,身边很多同学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对于专业就业非常差的同学来说,考研确实是比较好的出路,但是要做到一定成功,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小。
同样对于就业的同学来说,就业的选择是需要勇气的。一旦走上这条路就要有非常好的心态,承受失败的勇气是必要的条件,面对不确定性和未来的计划坚持会时时考验我们,就业这场仗,是我们继高考之后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我们别无选择的要抓住这个转折点,选择了就业,就要了解就业的技巧和就业的思想。别用自己一年的时间去实践如何就业,等知道如何就业的时候,就没有时机了。学习别人的经验,就是提高自己在就业中的竞争优势。
面对各种职业的认证和公务员考试,这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复习的时候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时间浪费不起,我们在一个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单向通道中前进,如果失败我们会马上进入到新的失业人群当中,这个人群是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更难恢复的心态的。对整个的职业规划会造成非常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