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能过节俭的日子么?


  这些天真的不怎么想写东西,是“春晓不觉晓”,还是春天不是读书时呢?春天更易于郊游,春天更易于爬山,春天更易于远足……满目的苍翠,垂柳的娇媚,花儿的鲜艳,心也能跑得很远,春天是上天带给人间的繁花,但这个季节很短暂,我没能郊游,也更没能远足,但可以一个人让心灵去遨游,又可以回到往昔的记忆空间里。

  我是一个节俭的人——这是爱人给我的一个定语。我没有否认,毕竟自己受到过母亲的熏染,那个物质匮乏、经济相对落后的年代里,母亲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容易,母亲一点一点地打理着家里家外,她还养猪、养鸡、种菜、砍柴、打猪草……一年到头,我从来没有看母亲穿过一件像样的衣裳,但我们兄弟姐妹4人,母亲却都让我们穿得整整齐齐。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周就会穷。这句话我早早地就在母亲的身上就领悟了、学会了。

  节俭于我来说,也许已经是一种习惯,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每次去学校的时候,母亲都为我准备两瓶菜,一瓶蔬菜,一瓶咸菜,蔬菜一般要先吃,不然坏了,尔后再吃时间能长一些的咸菜。从星期一至星期五,我尽量吃从家带来的菜,虽然母亲也给些钱让我在学校的食堂买点菜吃,但总觉得花起那些钱是那么难,只是天热的时候,带来的菜吃不了几天,只能买菜吃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算得节俭,只知道我不大会花钱,而且没有在身上带很多钱的习惯,主要是好像没有花钱的渠道。而且买东西对我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好差事,总买不到很价廉物美的东西,呵呵!

  其实,今天的市场经济下,感觉不怎么推崇节俭之道了,何况还提倡消费以扩大内需呢?今天的人们真的不容易,要想方设法谋个好职业,多挣钱,买大房子,开自己的车子,出入高级的消费场所,包个把小M,女人也得找个心仪的情人……

  这个社会在某些方面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我没有说谋个好职业、多挣钱、买大房子、开豪华车等等有什么不好,只是觉得节俭已经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了,现在还有多少人谈节俭呢?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好职业,而又挣不到多少钱,连小房子都买不起,更别说车子了,熟悉的人流露的可能不是关切,相反,言语间可能是讥讽之词。

  其实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更何况每个人的人生命运都不一样,虽说“知识改变命运”,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机会,有的人是家庭没有条件,也有的人是自身的某些原因也可能会不幸,但我们又怎么能以一个职业的差别、金钱的多少等来界定一个人的价值呢?命运于一个人有时是不公平的,但一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节俭的生活而改变命运,这种例子可以说非常多。

  节俭是一种品德,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相对于节俭,这个世界浪费之风越来越盛行,已经司空见惯了,这无疑是整个社会的一种悲哀。对于物质生活的节俭而言,而另一种精神生活的节俭,更是值得堪忧,笔者真的不是在夸大其词。

  我是弄墨在先,记得小时候,坐在小方桌前展开纸,一支毛笔,一砚墨水,可以写上半天。而舞文在后,文字的乐趣很多,但一样也很累,但无论弄墨也好,舞文也罢,都是快乐的。而如今,电视、网络、歌舞厅、D吧等等,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去让心灵得以安静呢?

  小的时候,可以在煤油灯下看一本书而津津有味,虽然信息量小得多,但我们能认真思考,而如今,网络媒体发达,的确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进步,但盲从的多,自己独自思考的少,不是左愤,就是右愤。为什么会如此?笔者以为,就是当今社会,人们所谓的精神追求越来越“高尚”,越来越“前卫”,有多少人愿意平平淡淡生活,老老实实做人?

  记得方志敏曾经说过:“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节俭的道理说给今天的孩子听,他们能听得懂么?虽然春天还是春天,但毕竟时光已经流逝……春天在池塘边的水里,向池塘里投去一枚小石头,池塘里便画出一个个涟漪,一圈环着一圈,交融着,直到轻轻躲进岸边的青草里,了却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