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民晚报2009年03月24日报道,“在申花与江苏比赛当天,因为一些意外因素,负责直播比赛的两位主持人唐蒙和刘越在休息期间的对话音频被某网站播放了出来,而这段对话其中包括的内容可谓具有“爆炸性”。在这段对话中,两名主持人在讨论朱骏几名有水货嫌疑的外援时提到朱骏可能向外界虚报了价格,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谈话内容涉及到了利用球员“洗钱”这两个字”。
上述说法从税务专业的角度来理解,那就是:“小朱”把申花队当成税务“垃圾篓”。处理的管道是,通过在国外购买球员的方式来完成。抱着捡漏心里买古董的人,买到假货叫“打眼”,因为他的真实目的是,想以很少的钱买到物超所值的古董。而出高价去买明知是假的古董,那就是“另有所图”了。买家通常是为了洗钱、逃避税收。
两年前,作为全国唯一的财政、税务没有分开的城市上海,税务稽查局只有一个,相对于六十万纳税人来说,根本“顾不过来”。当上海的企业到外面发展时,被当地税务机关稽查补税罚款后,就大发牢骚,抱怨当地的投资环境不好。其实不然,是因为当地的税务环境“太好了”。
此“泄露门”事件虽然被媒体曝光,但“小朱”你不必介意。因为你们企业注册地在上海,按照传统的惯例,上海税务稽查部门不一定会对你们采取什么措施,所以不必过于担心,这只是一场“虚惊”。号称300万美金,实际花了180万人民币买的球员,这个“买卖”你已经很客气了,你若说花了300万英镑买的球员,国家税收会流失的更多,你已经很“客气了”。“妹妹”在上海你就大胆的往前走,出了城可要小心噢。
此做法的“可靠性”区域性极强,模仿者、跟进者慎用。
其实此类情景在媒体上经常“走光”,只不过是作为非税务专业人士没有去注意而已。如:
某片非要到国外拍摄,虽然去的国家很发达,但取景是在其农村、郊区,成本却很低廉;
为了拍所谓的MTV,竟然放弃祖国的大好河山,舍近求远的到国外拍摄,如果宣传方不说是在海外拍摄,我还真看不出来;
作为道具进入拍摄成本的那些奢侈品,就更数不胜数了。
开“大头小尾”发票,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各位大佬,请在媒体面前尽量少说话,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安全第一。
附:《“解说门”回放》---“朱骏没钱了”(新民晚报)
“解说门”事发后,很快就有球迷用“手打版”将唐蒙、刘越的聊天内容上传到上海一些论坛上,以下是内容摘录(无关内容有删节):
★唐蒙:申花亚冠对鹿角打的什么啊,谁让杜威上去打的前锋啊?申花今年亚冠出线基本没戏了……
☆刘越:估计不是教练,可能是朱骏。
★唐蒙:朱骏说他买几个外援花了好几千万。
☆刘越:他是胡说八道,像米利甘报价是180万人民币,朱骏对外说是300万美元,胡说!巴尔克斯那三个人这么烂,陈涛的身价也有水分,700万是胡说八道。
★唐蒙:金融危机,朱骏身家缩水很大,现在就剩下20%了,还是股票的钱,不能套现的。还有欠虹口体育场多少钱了,现在?!
☆刘越:他没钱了。
★唐蒙:他拿申花洗钱。
☆刘越:有可能,今年中超也很难。
相关博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