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笔者接受了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分析应用和计算协会(ISAAC)创始人之一杨重骏教授的盛情邀请,就英语被定为考试的重中之重的主要科目,以及大陆同胞全民学习英语之现象进行了座谈与研讨。
谈及英语考试及全民学习英语的现象,杨重骏教授直言不讳:中国要求全民学英语的现状不仅是在害人,而且也是在误国!杨教授说,世界上是没有任何一个其它的国家像中国一样要求自己的国民花那么多的时间来学习英文的。纵观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不管你是搞中医、中药、古汉语、二十四史的,还是做教师、工程师、技术员、编辑、记者、搞企管的、做内贸的,一概不管你的专业能力,也不问对提高工作的业绩有多大帮助,只要你晋职、评职称、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等等,如果你学不好英语则一切都与无缘,如此的规定与关卡设置,是完全不合理,也是不符合大学教育之目的和宗旨的!
谈及英语学习的弊端,杨教授指出:中国学生把宝贵的学习时间资源大量都耗费在英语一科上,是导致国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学科被相对荒废的根源所在。他认为大学(不是中学)的教育应为通才教育,是要为年青人发掘,培养其兴趣而提供相应的课程及环境,进而养成学生的独立、创新性的思考能力及对研究人才的发掘与培养。杨教授举例说,一个一般性的大学或师范大学(专科或学院就免提了)其一个班上(非外语系)能有5%的人学成后能从事与英文有关的工作或出国留学就算不错了,其它极大多数95%的人,不是等于把他们的宝贵时间及精力去陪他人读英文了吗?当然我们不能说这些人大多数的人花在英文的时间及努力是完全的浪费或冤枉的,但不该一开始就强制性地要求极大多数的人去学英文。应该把时间及努力花在基础或本科的学习、本国语文的欣赏、历史文化、社会等通才性的教育及培养。这样才可能培养出较合格、更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德、智兼优的大学生及教师,而不是为外国提供大批的打工者及科研人员。尤其今日我们希望要赶上人家,更要珍惜时光,不能要有天份的年青人把时光及精力花在外语上了!
当笔者问及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实时,杨教授感慨当中有些气愤。他说,我们是不能指望那些所谓的院士出来说话的,他们之所以要培养一大批外语的人才,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学术利益,说白了也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帮他们翻译一些外国的学术成果罢了。而教育部官员也在误民误国,他们不是不晓得强制要求学习英语的弊端,但他们就是不愿意悔改。因此英语使许多优秀的中国人吃尽苦头.使不计其数的优秀中国学生因英语学不好而学业受阻,使无数不喜学英语的中国学生人生发展受挫。中国不计其数的学生成了外国语言的牺牲品。英语除了对极少的翻译和外贸工作者有用外,中国学生毕业后绝大部份根本就极少用得上英语.教育部逼全体学生学英语,并且把它作为最重要的课程来学,又岂能不是在误民误国?
杨教授非常赞同笔者在文章《回归母语,中国将展现一片明朗的天空!》中提议“外语选修”的观点。他说:倘若不将大部份时间精力用于学英语,我们的数学、国语、物理、化学以及其它学科一定会学得更精深;我们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许多方面能力上一定会更为优秀。事实上,从民族的学习成本与收益来看,学习英语是中国一桩亏损最严重的买卖!
当笔者邀请杨重骏教授到本地为广大教师作学术报告时,杨教授说:“其实这不是一场学术报告所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的是广泛的共识,你就可以给他们讲的。”笔者尴尬:“你知道的,我到其他的地方或许是学者、是专家、是名人,但在本地……”杨教授笑了:“哦,我明白的,‘本地和尚不念经’的!如果需要,我随时可以接受邀请的!”
座谈中我们约定,将不遗余力地继续为外语选修共同努力,从而使国民能够去掉英语学习的枷锁、走出全民学英语的阴霾,在保证母语和国民精神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将精力用于专业领域!
(李吉明2009年3月25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