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枋:通货膨胀预期下的地产虚热


世界是平的。

金融危机成了全世界政客与经济学者演绎各种经济现象必不可少的热词和托词。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的“冷”与金融危机这个托词的“热”成了奇妙的对举现象。

随着美国一个个救市法案的出台并通过,救市的美元无外乎利用国家信用加印纸币,在目前这种经济形势下,美国民众都普遍予以默认,先拿一剂鸦片镇痛,至于以后,以后还没来,先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哪怕以后洪水滔天,这是人类的本性,路易十四将这个说出来了,就成了大逆不道的遗臭之君。

布雷顿森林体系后,至目前美元还没有崩溃,在短期也不可能缔造一种新的独立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之外的世界储备货币。美国印纸币,世界买单!通缩还没有过去,但通胀的幽灵已经象雾一样悄悄从布雷顿森林中象鬼魅一样漂浮而出即将弥漫整个世界的城市森林。

 

与一种经济停滞、同时通货膨胀的我们称之为“滞胀”并已成为经济学的重要现象不一样,在世界和中国目前,短时间内,经济正经历着一种我称之为“扩缩”的现象(注:此为原创经济学术语,独立经济学观察者许子枋认为,这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值得研究的经济现象,尤其在中国文化与体制影响下经济领域,更有必要。)无论你如何扩大政府投资,普通民众因为消费力有限,保障缺失,对未来的预期深感忧虑,所以消费意愿不足,这种罗斯福新政在中国似乎短期不能奏效。

因为,在这个时候,老百姓在盗汗。

 

随着基于国家信用的救市资金通过纸币印刷机的高速运行而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在某一夜醒来,世界经济或许在一夜之间就已由通缩转为通胀,在这个时候谁的钱不想办法花出去就是一个傻瓜,那时,世界经济就完全翻转了。在这个时候只有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才勉强具有抵抗通货膨胀的能力,因此在这个时候,房地产又会成为不得不被公众选择的一个东西。

 

目前地方政府的救市已成为一种运动,地方政府用所有纳税人的钱来补贴部分买房人,这显然是一种不公平的做法,此风不可涨,但少有经济学者和社会学者研究。

因为地方政府救市,这种所谓刚性需求导致的房地产业销售小阳春无非是政府和开发商共谋造就的一个房地产业即将步入上升通道的幌子。虽然我认为,没有投资需求的支撑,房地产局面是不可能立马扭转的。但考虑到普通民智和信息不对称,幌子的作用也不可低估,也就是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如果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继续强化,房地产将迎来一次虚热。地产股作为风向标,将成为这次虚热的表征。房地产的虚热对存量房的销售或许有大利,但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这个来作为房地产长期转好的战略决策基础,那就将是大错,因为房地产虚热后,在中国,紧跟着的又是各类退烧药。

 

涨,百姓苦。跌,百姓苦。

 

凌晨了,窗外已有鸟鸣,想,做一只鸟也许挺好,鸟巢大概不会因为通货膨胀而急剧涨价吧?瞧他们叫得挺欢的。

做一只小小鸟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