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陕西丹凤县19岁高中生徐梗荣审讯中猝死公安局一事有了新进展,近日,商洛市委书记魏增军主持召开了市委常委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对丹凤县公安局长停职检查(详见今日本报A29版)。
有人把舆论监督比喻为“挤牙膏”,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徐梗荣事件”这支“牙膏”被挤的过程:最初,徐梗荣因在审讯过程中突发异常征状,经抢救无效死亡;随后,县政府和徐家签订协议支付了12万元丧葬、抚恤费,徐家将徐梗荣下葬。这给人的印象是两点:徐梗荣是在审讯时突发疾病死亡的,此事双方已“私了”了。但是,在社会舆论的关注下,案件发展到了第二步,丹凤县公安局主管刑侦的纪委书记被刑拘,其他涉案人员也正在接受调查。现在,这支“牙膏”终于“挤”出了第三截:丹凤县公安局长停职检查。
“徐梗荣死亡事件”这支“牙膏”是不是已被“挤”干净,我们现在还不能下结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舆论监督想取得胜利,就需要不停地“挤牙膏”。
我们这里说的舆论监督就像“挤牙膏”,因为“你不挤,它就不冒”,这是网民胜利的经验总结,我们随手就能举出一大把例子。最近的例子是南京的“最牛房产局长”周久耕从“天价烟”开始,中间经过了立案调查、双规,免职、终于被“双开”,还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从理论上研究“挤牙膏”战术的成功,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事实不可歪曲,真理不容颠倒,法律不能亵渎,邪不压正,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又是基于这样一种现实:上级官员都具有包庇下级官员的“自觉”冲动。要公正查处公共事件,就需要公众的斗争,把庇护下级的权力之手逼到没有退路的地步。而“挤牙膏”战术正体现了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通过这种战斗,促使问题得到查处。可以说,由于阻力过大,有时候即使“挤牙膏”也可能失败,但不“挤牙膏”赢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挤牙膏”战术还需要配合“愚公精神”,像愚公一样挖山不止,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敬请登陆个人主页:
http://yyqhysc0623wxj.chinavalue.net价值中国网
http://new.qzone.qq.com/893849699/infocenter/医药营销企划&医院经营管理--万祥军
http://yyqhysc0623wxj.blog.bokee.net/医药营销企划与市场/万祥军
http://www.xj0623hjwq.blog.bokee.net/社会生活时政评述&老年服务健康管理
敬请加入观点交流讨论圈:
《营销企划&经营管理》圈永久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Group/5036/
《社会生活&时政评述》圈永久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Group/5041/
《养生保健&健康产业》圈永久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Group/5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