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各界对金融业的监管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基本上对加强金融业的监管达成共识,虽然持自由市场立场的人对此表达过怀疑,但是对于现阶段的情况也能通过加大监管力度才能使金融业重新走向正轨。
不过从各项监控政策上看,比如联邦储备局监督大型企业和主要对冲基金,必须在正规交易市场或票据交换所进行各种衍生产品和金融产品交易,对接受抵押品的贷款者制定一套比联储局去年采取的标准更严格的联邦标准,将执行人员薪酬同公司表现更紧密挂钩等等,还没有表明政府介入各项监控领域的有效突破点,并将这些监管政策与国家长期发展方向相挂钩。
美国已通过多项救市和刺激经济的方案,旨在通过政府注资和国家纾困来恢复信贷、促进资本流通、稳定资本价格和重塑国家金融业。这些方案确实为实施监控的强化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于如何实现公有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平衡,维持自由市场机制和稳定金融业的双赢上表现的有些迟疑,以至于使得人们批评美国政府一次次失去解救经济危机的机会。今天这个机会再次来临,如何寻找有效的切入点成为关键,也是这些政策能够顺利实施的保障。比如,政府和企业、对冲基金的互动架构、政府对票据交易所和交易市场的管理服务方式、政府帮助企业纾困的注资方式和资金监控流程如何影响管理人员的薪酬等方面还没有清晰的展现出来。
美国历来是制造标准和规则的行家,而正是因为这些行业标准或者商业规则,使得美国长时期处于新兴经济和新兴产业的制高点,维持着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并将世界各地的财富源源不断的吸收到美国,成就了美国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