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如何论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南怀瑾先生说:

      中国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人都应该关心。但是,有个原则,如孔子所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不在那个位置上,不轻易谈那个位置上的事情。

      ……

      所以孔子这两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为政的基本修养。表面看来,好像帝王可以利用这两句话实行专制,要人少管闲事。事实上有道理在其中,因为自己不处在那个位置上,对那个位置上的事情,就没有体验,而且所知道的资料也不够,不可能洞悉内情。

      ……

      很不幸的,孔子的这句话常常被人用来做话头话,做推托词。甚至,有些人看见别人用这句话做挡箭牌,都误认为是跟孔子学滑头。所以打倒孔家店的人也把这句话列为“罪状”之一,把罪过弄到孔子身上了。事实上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学以致用,真正的学问,要和做人、做事配合。他也是告诫学生们,对一件事情,有一点还不了解,还无法判断是非,不要随便下断语,不要随便批评,因为真正了解内情,太不容易了。

  南怀瑾的这段文字引申到企业管理方面,使得我们更容易从职业化的角度来理解自己在一个组织中的职责和作用,不再不知天高地厚地去做“主人”;学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真理总是在自己一边;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在其位的人,才是承担相应责任的角色。即使出于好心,即使你的看法确实比对方更正确,你也没有权力去代替别人行使职责。你拥有建议权,而在其位的人,有权不接受你的建议。你不应该因此而感到郁闷,因为这是职业化体系的基本运行规则。

   这种行为准则,与我们从小受到的要“有主人翁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甚至是要“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的教育,确实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对于个人而言,国家、民族也确实与公司是有本质不同的。

  公司是市场经济中,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经营实体,它不能够也不应该承载太多的经济利益以外的责任,何况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是“有限责任公司”。而国家和民族远远不只是一个经济实体,她承载了经济,但还有历史、文化和很多精神价值,她是无限责任的。

   一个人不能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态度,简单地应用到对待自己供职的公司上面。那样的话,你很可能不自觉地将公司变成自己的精神寄托。而任何市场经济中的企业,都无法承担这种责任,你很难逃脱幻灭的结局。当然,我们也不应该把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简化为一个经济实体,这样做,你将从根本上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很难避免沦为一个“经济动物”的下场。

  而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他应该十分注意不要将国家政治的一些理念和管理方式,简单地应用在企业的管理上,从而在以经济活动为核心主体的企业身上,不适当地添加许多神圣的内涵,乃至给企业带上一个超凡脱俗的光环。那样他会在无知中,深深地伤害一个企业。

  企业家固然可以有超越经济利益的社会抱负,但是企业本质只能是经济实体,而且企业中的绝大部分员工注定是主要按照经济利益原则行事的普通人。企业只有在履行好自己的经济角色的基础上,才能谈经济以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