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不设厕所” 老茅又爆惊人语


  廉租房不设厕所,近日“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茅经济又抛出了惊人语,“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信息时报3月19日:《茅于轼建议廉租房不设厕所防富人购买》)

  廉租房不设厕所,富人就不买了,因为富人是不屑于这种没有厕所的住房,这是茅经济以己之心度富人之意呢?还是茅经济本身就是个富人,他就不喜欢这样的房子然后推而广之所有富人都不喜欢这样的房子。

  我们先不讨论富人喜不喜欢这样的房子。汉语很有意思,不知道茅经济的汉语水平如何?我们知道方便一词在汉语里就有排泄大小便的意思,人是有羞耻感的,不象其它动物可以随便乱排乱泄,所以人就要建个厕所来排泄大小便才方便。富人喜欢有厕所的住房,是图方便,难道穷人就不想方便?或许真如茅经济所说他在为“穷人办事,”但这种用人为的方法制造不方便来阻止富人购买,不是又把穷人的方便给剥夺了?

  再说这样的办法是否可以阻止富人敛财的脚步,他有钱肯定喜欢住大厕大卫的住房。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富人名下至少都有几套甚至十几套的住房,这么多住房,难道都是富人自己去住?所以他不住并不代表他不买。

       附:这篇小文原是发在博客日报上,本来只是浅谈一下茅于轼先生的“廉租房不设厕所”,纯粹个人观点,也不存在抨击谁。我也没有要说“廉租房不设厕所”就是茅于轼先生歧视了穷人。只是觉得廉租房不设厕所有点不妥,富人买廉租房而造成真正的穷人买不到,这是制度上的问题制度上的缺失,与廉租房有没有无关,即使没有厕所,也不防碍富人购买廉租房,富人买了并不一定要住。那些富人几套几十套的房子都买了,是不是都会住?如果把这些归于厕所,就有点把制度上的缺失带来的问题转嫁给了穷人,这对穷人不公平。如果是真正为穷人说话帮穷人做事,就应该从制度上找原因,从根本上消除富人的贪婪。让廉租房或者经济实用房的发售公开透明,或者对低收入群体进行排查摸底登记,把这些数据公诸于众,让民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