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朱新礼对了,商务部错了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协议被商务部否决了。尽管全国大部分的民众都叫好,但是笔者却感到惋惜和遗憾——为朱新礼也为汇源。因为笔者认为作为优秀企业家的朱新礼在作出出售自己公司的决策的时候,应该是由一个全面地考虑的。同时笔者还认为:在出售汇源之后,拥有巨大资本的朱新礼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但是现在只能是惋惜和遗憾了。

  三个例子:

  1: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那个日本购买全世界的时代。索尼从可口可乐公司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现在的索尼的首席执行官就是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出来的,但是一回我会告诉你为什么百年索尼会第一次选择一个外国人来当索尼的首席执行官)。三菱财团更夸张,他收购了象征美国财富和权力的洛克菲勒广场。美国人开始惊呼:日本要在经济上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仇,要购买美国,民众反对,国会开会,吵吵嚷嚷,但是该买的还是买了。但是三年之后,三菱不得不因为巨大的亏损,重新折价卖给了美国企业;索尼要好一点,因为索尼为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找到了一个优秀的经理人——霍华德,之后索尼用了五年的时间扭亏为盈,再之后霍华德进入索尼总部,到2005年从出井伸之手中接过索尼的领导权出任首席执行官。

  2:中国网络小说网站的先行者——榕树下,前不久传来消息:公司创始人朱威廉要给榕树下赎身,可是就是他在2005年亲手把公司卖给贝塔斯曼的。

  3:朱新礼这个优秀的企业家和资本玩家已经不是第一次出售汇源的股权了。早在新疆德隆在全国攻城略地的时候,朱新礼就把汇源51%的股权卖给了新疆德隆,并且就是运用新疆德隆的资本才使汇源能够在全国进行一系列的收购并建立了全国第一的果子生产企业。可是就在新疆德隆快要崩溃的时候,朱新礼却向新疆德隆要求赎回汇源在新疆德隆的股权,成功逃顶。这次又是这样——在经济危机的前夜,与可口可乐达成收购协议。如果成功,那又是一次精彩的逃顶。这样的逃顶,巴菲特也只有两次,这次就没有成功,还陷了进去了。

  通过这些案例,对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结果,我们来进行一下一次异想天开的假设:

  1:经营的好,这时朱新礼没有什么遗憾,因为他拿到了很高的溢价,它可以用这些资本进行其他的经济活动(他本人也说要进行过值得上下游资源的控制)。对于大家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可口可乐已经占有中国大部分市场了。

  2:经营不好,那时候可能就要把朱新礼庆回来进行经营;或者让他再买回去。这样,又能挣到钱,又不会失去汇源的控制权。这是一个多么好的买卖呀?

  我理解公民的思想,因为开始我也反对这项协议。中国一共就没有极佳能拿得出手的公司,作为完全依靠竞争胜出的汇源就更是少之又少了,这样的企业被外资收购是让人很恼火。但是当我了解朱新礼的新计划的时候,我恢复了平静。人家有更好的计划——控制果汁的上下游产业。这就像以前利用新疆德隆一样,现在只是利用一下可口可乐而已。所以面对这份协议被否决,笔者这能搞到惋惜和遗憾了。

  笔者是一个不完全的自由贸易者。我深信当代中国应该积极的对外占有资源和销售产品;对内要进行本国工业的保护,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只做好守夜人的角色,让经济自己去调整。但是笔者强调一点:保护本国工业的第一步应该是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搞清楚怎样保护。毕竟政治和经济是两个不同的行业,隔行如隔山呀!如果面对这样好的条件和机会,都否决了,是不是太可惜了。

  现在汇源成了真正的输家,汇源的股价下跌了50%就很说明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