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中国的流传历史十分悠久,积累了深厚的底蕴。盖因茶叶生产起源于中国,茶俗茶礼形成于中国。中国的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覆盖面,深入到千家万户,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古代结婚婚礼中,茶礼是一种很重要的礼仪。
结婚茶礼相传始于唐朝。唐太宗贞观十五年,茶为陪嫁之物随文成公主入藏。在明朝时出现了“订亲茶”的记载。清代人福格在《听雨丛谈》卷八中说:“今婚礼行聘,以茶叶为币,清汉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
在港澳台和东南亚的海外华人,至今仍沿袭着来自祖国福建台湾一带的结婚茶礼。
闽台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天礼”。“三茶”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 “定茶”,同房合欢见面时的“合茶”。
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在闽南、台湾,茶树是缔结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征。
现如今,闽台“三茶天礼”的习俗仍在,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光的更迭,茶礼得主角却不是茶本身了。精美的茶具承载了新人对完美婚姻的祝福和愿望。
在订婚前,男方须提着一对茶杯去女方家,用此对杯分别为女方父母敬茶,以感谢女方父母育女之不易,此茶民间称为“谢恩茶”。敬过茶后,茶杯要留在女方家,男女方正式订婚。
结婚当天,新娘要特别用一对新的茶杯给男方的父母敬茶,同时新娘改口,故此茶民间又称为“改口茶”或“媳妇茶”。公公婆婆喝过茶后,将茶杯留下,意在将媳妇留在家中,视若己出,一家和睦。
同房时,小两口在新房内还要准备龙凤对杯互相敬茶,此茶民间谓之“和合茶”或“交杯茶”,喝过茶后,夫妻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百年好合、携手终老。此杯作为婚姻之见证,由二人一生珍藏。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书画艺术的发展带动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兴起,而茶礼的盛行也同样促进了名窑瓷器的发展。时至今日,来自台湾的东莞百姓坊私家礼品定制机构南城殿推出的骨质皇家釉瓷龙凤对杯,色彩纯正,设计精美,制作考究。结合唯一的私家定制服务,在海外成为新人结婚茶礼的首选,为新人的婚姻留下美好的见证与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