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巴数字、核心圈子、自力模式、朋友无商业


  什么是敦巴数字?

  人类学家罗宾·敦巴(Robin Dunbar)几年前表示,人脑的认知力限制了社交网络的规模。敦巴根据智力大小和大猩猩的社交网络推断,人类智力所允许的、稳定的社交网络约为148人,约等于150人,该数字即著名的“敦巴数字”。

  什么是核心圈子?

  彼得·马斯顿(Peter Marsden)发现,即使是社交广泛的美国人,也倾向于只与少量好友“讨论重要的事情”,这就是“核心圈子”。

  什么是自力模式?

  本人觉得:人在社会,其存在的力量主要靠自己,其成长的能力主要靠自己,即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简称“自力”),其成熟标志就是自立。人类是一家,同一色种族的人是一家,同一姓氏的人是一家,同在五代之内的是一家。但是,中国有句古话“久住生厌”,就是你在最亲的亲戚家里住久了都会引起对方的厌烦,除了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说除了在你自己的家里。中国还有一古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或者用“人生能有半个朋友就不错了!”人人都有小秘密,有些秘密就连自己的亲娘老子、老婆、情人也不会告之。这也决定了人不可能有广泛的社交朋友,有三、五个朋友已经算最多的了,这就叫“三五成群”。知己朋友多了,交往中会妨碍个人的自力与自立,使人失去独立锻炼生存的能力与力量。中国还有一句古话“求人不如求己”,就算有知己朋友的帮助,如果自己没有力量与能力,那就是个“刘二斗”。

  人的心思针眼大。针眼大的心思根本不需要更多的知己朋友来分享,一个足够了。针眼大的心思也不可能向很多知己朋友告之。如果那样的话,就等于是浪费了人的心思。 所谓“多一个朋友,多一个路口”、“朋友多了路好走”,有只是在三五个好友之内的说法。

  什么是“朋友之间无商业”?(曾自力早创、原创、首创的社会经济概念)

  本人认为,朋友之间无商业。中国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知己朋友就是交心的,不是交易的。这就是“朋友无商业”。

  什么是“‘朋友无商业’成就社会商业模式”?(曾自力早创、原创、首创的社会经济概念)

  本人认为,“朋友无商业”成就社会商业模式的建立与稳定,人类狭小的核心圈子是商业模式成型的必要条件。如果你有朋友在经商比如卖烟草或衣服,跟他买烟或衣服的肯定不是他的朋友。你可能看见自己的朋友在卖东西时而绕开走。朋友都碍着情面,朋友之间的商业交易最终会搞得朋友之间没有朋友可做。因为,商业里面牵涉到利益问题,这是不符合朋友定义的。朋友之间借东西借钱,最终都得还,否则朋友关系必然破裂。

  正是人类狭小的核心圈子成就了社会商业模式的形成,商品交易往往都是在陌生人之间展开,这样有利于生意的买卖,有利于成交,有利于赚取心安理得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