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是后工业社会的统治者


商人是后工业社会的统治者
曾念长

近日将《“官商传统”的盛世危机》一文发布到博客之后(详见本人的天涯博客或腾讯博客或《社会学家茶座》总第三十辑),一些网友在线与我讨论“关于商人社会角色”的问题。我在《“官商传统”的盛世危机》一文中提出了“士-农”、“商-工”的阶层对偶模型及相应社会形态的假设(简称“阶层对偶论”),即,传统的以“士-农-工-商”排序的社会阶层结构实际上由两对关系范畴构成——农与士,工与商。“农”代表了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被统治阶级,“士”代表了农业社会的上层意识形态和统治阶级。相应地,“工”代表了非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被统治阶级,“商”则代表了非农业社会的上层意识形态和统治阶级。
关于这个阶层对偶模型及两个社会形态的假设是我近几年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进而导向我的写作核心:家国意识形态与商业意识形态的对偶关系。一些网友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四大阶层,士是轴心,其它三大阶层围绕着这个轴心转。这个看法是一个普遍的看法,是基于对中国“官本位”社会进行考察之后的结论。但我的这个模型假设是基于一个更长时间尺度的思考及比较研究得出来的一种“理想类型”。它在未来的全球社会形态中将慢慢得到不同程度的证实。像美国这样的后工业社会国家,其统治者实际上就是商人阶层。我在模型假设中提到的“非农业社会”,更确切地讲,应该是“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后”字,表明工业时代的工阶层已经完成了新社会形态的物质基础的准备工作,商阶层将隆重登上社会统治的舞台。
商人成为社会统治者的时代必然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时代。而当下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中间过程,因而常常出现界限不清、相互渗透的乱象。这种情况在意识形态领域实际上已经有许多教训,比如商业意识形态的娱乐手法被家国意识形态迅速吸收,从而制造了当下全民癫狂的状态;再比如,许多地方政府大胆地采用了商业意识形态领域的炒作手法,结果是自取其辱(前两年的“周老虎”事件实际上就是地方政府大胆炒作结果引火自焚的典型教训)。这里面不存在谁是谁非、谁高谁低的问题,但在理论上分清他们各自的游戏规则及其界线,是必要的。
(读者讨论群:46090570)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