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多做维权实事少折腾
3·15,曾经给予了消费者多少热切的期待,年年3·15,月月3·15,天天3·15,消费者俨然果真成了上帝,被严严实实地起来,从此不再忧虑被侵权或者维权无门那些烦恼事儿。
然而,现如今,你真的敢奢望天天3·15、天天都是3·15吗?
君不见,每当3月15日来临,大大小小的商场、店铺纷纷以服务消费者、让利消费者的名义,推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活动,消费者在属于自己的这一喜庆节日,自然也不会拂了商家的一片好意,大袋小包地遵照商家的号令抢购。可回过神来,才知道不但没有尝到多少甜头,还给人家蒙了,那些倾情回馈、血本让利、疯狂派送的商品其实大都是已经接近甚至过了保质期,一些捡回来的便宜货其实跟平常价格没什么两样,只不过聪明的商人先抬高价格再打着“跳楼”的旗号忽悠了你一把。不少人吃一垫长一智,不再赶着节日去折腾,有的人则在商家不断翻新的花招蛊惑下依旧执迷不悟。
其实,每到3·15,被折腾的岂只是消费者,商家又何尝不患有折腾恐惧症?你看,各种名目的检查、验收、评比集中在这一黄金时节来赶场子了,什么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诚信单位,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放心消费单位,虽然花样众多,不断翻新,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主题就一个。一拨又一拨的检查验收组前赴后继,让业主应接不暇,而且远非“三陪”所能打发,不仅得陪笑脸,还得陪吃、陪喝、陪玩,当然,更重要的得陪银子。一些主管部门跟媒体合作,为商家集中宣传,面对这样的“服务”,有几人心里不暗暗叫苦,但谁又奈何得、怠慢得,把这些真正的“上帝”给得罪了?
那么在这个神圣的节日,消费者怎么想呢?商家无需在这个时候虚张声势,把消费者捧上天,假惺惺地从身上“割肉”,只要平时不使假、讲诚信,服务热情些、周全些就足够了;监管部门呢,也未必非得在这一天或这一时间段搞高调维权形式,教会大家如何维权,有投诉及时公正地把它办了,平常多跑跑市场、商场,做点检查监督的实事就够了;而商家则希望,平时你监管部门查就查呗,有问题依法处罚得了,只要公正、公平、不刁难就够了,那些评比越少越好,甚至不要也罢,
一句话,3·15,大家还是多做点维权实事,少折腾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