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是否也会重出江湖?
http://www.sdshang.com/MMM/P_Show.asp?ID=13130
本报评论员 刘长杰
2月5日,随着联想2008年第三季度财报亏损9700万美元,“教父”柳传志重回联想,担任董事局主席一职。
舆论瞩目,继而哗然。一种声音认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联想作为一家以国际化为战略目标的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遭受重创的情况下,身为功成名就的老帅,柳先生此次复出,乃临危受命之举,是践行“联想就是我的命”的誓言;另一种声音则质疑,老柳复出,能否拯救联想?
上任伊始,柳传志便宣布了两项基本战略:稳住发达国家的商业客户和发展新兴市场的消费业务;又称,他的任务就是让新CEO杨元庆和新总裁兼首席运营官Rory Read能更全力地专心业务层面的工作,更好地去执行联想的国际化战略。
在公司经营出现重大危机或遭遇重大挫折的情况下,公司创始人重回公司掌舵,柳传志既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他之前,仅IT界就有保罗·阿莱尔(Paul Allaire)、泰德·温特(Ted Waitt)、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在他之后,刚刚小休了半年的“世界首善”比尔·盖茨(Bill Gates)先生,是否也要重现江湖,亦未可知,因为就在不久前,微软宣布裁员5000人,虽然人数远未达到此前业界预测的1.5至2万人,但这也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了,业内分析这跟Windows Vista业务的表现疲软有关。
我们毫不否认柳传志拥有的那一颗红心,也不否定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更不怀疑他“重出江湖,一决高下”的决心。但现在的联想能否在他的手中重整河山,历史并未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似乎没有哪一位CEO的复出能够与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媲美。在1985年与董事会发生了分歧,乔布斯随后便离开了他亲手创建的苹果。1996年,凭借苹果对另外一家由自己创办的公司NeXT的并购,乔重返苹果。自那以后,苹果走向了复兴,股价也由此翻了20多倍。
然而其他领导者的复归,却没有创造奇迹。2004年3月,在公司稳坐世界PC头把交椅的情况下,戴尔隐退。此后,公司陆续出现负面消息,利益也遭遇巨大损失。2006年第三季度,戴尔失去了全球PC王座的地位;次年2月,戴尔CEO罗林斯辞职,创始人戴尔重掌公司。但在复出两年后,戴尔似乎无力带领公司再续往日辉煌,公司股价已下跌了一半还多。2008年底,戴尔宣布了重组计划。
无独有偶,在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重出江湖担任公司CEO一年之后,咖啡连锁店星巴克的股价也下跌了一半。
类似的败局不胜枚举:肯尼斯·赖伊(Kenneth Lay)的复出导致安然破产,不仅如此,他还用虚假账目欺骗投资者;泰德·温特2001年的复出也没有能够拯救自己一手创立的电脑公司Gateway;曾经在1990年代成功执掌施乐的保罗·阿莱尔的复出也仅仅持续了15个月。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对60名复出CEO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CEO的第一次任期大都有着辉煌的经历,且隐退时间都不长;他们似乎比任何外部“空降”的CEO更加适合带领公司走向复兴,且大多数人(事实上只有两位除外)离职后仍然担任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柳传志即属此列),很多人甚至还担任着董事长的职位。然而,罕见成功的乔布斯却是个明显的例外,在离开苹果后,他与苹果保持了足够的距离。
或许正是这种距离,才使得乔布斯的复出得以再续辉煌。而历史或许也更乐意厚待那些见好就收并永不复出的CEO们。
我们认为,老企业家固然是我们的财富,新企业家才真正代表我们的未来。重整河山待后生,这是因为,世界终究属于年轻一代。在当下这个艰难的时刻,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鼓舞那些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新一代企业家们,信任他们,支持他们;而此时此刻,我们的接班人也应该在这样难得的“实战”环境中主动出击,勇担责任,艰苦历练,迅速成长。
我们确信,一旦危机过去,伴随着一个个伟大企业成长起来的,必将是一批批伟大的企业家,而这也将是危机带给我们中华民族的另一个成长的奇迹。
***注:此为时代商报20090209头版三经论坛评论原稿,发表时有删改。
比尔·盖茨是否也会重出江湖?
评论
2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