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银行牛年“话”风险
2月26日,在重庆银行总行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重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培训会在总行19楼会议室举行。总行领导王敏、谷德荣、黄庆生,重庆银监局城商处处长周光宇出席了会议,总行各部室负责人、各支行负责人等近20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会旨在通过专业化的培训,提高重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在风险管理的理念、制度、流程、技术等方面把重庆银行打造成西部地区的标杆银行。
重庆银行王敏副行长主持了当天的培训
王敏副行长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重庆银行各项业务迅猛发展,经营业绩一年一个台阶,但目前重庆银行在风险管理理念、制度、技术等方面仍与先进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自身业务的发展和机构的扩张不相适应。此次信用风险管理培训,是重庆银行与大公公司合作以来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培训工作,总行对此高度重视,希望参会人员能够认真学习,借助大公国际在风险管理、信用评级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实践,推动重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
本次培训由重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战略合作伙伴—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协助举办,培训内容包括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及流程建设、行业风险研究在防范信用风险中的作用、信用评级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科学的五级分类与商业银行信贷监控等,来自大公国际的顾炜宇博士、艾仁智博士、周斌博士等国内风险管理专家为参会人员作了精彩演讲。
总行各部室负责人、各支行负责人、业务部经理及部分客户经理参加了此次培训
顾炜宇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讲师,中国人民大学MBA班战略管理特邀讲师;中国高级职业经理人特训班战略管理、资本运作讲师,同时拥有多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其演讲内容主要针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及流程建设。
顾炜宇博士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及流程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顾博士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风险管理能力是现代卓越银行的最主要的核心竞争能力,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风险管理的目标应是寻求商业银行风险与收益结构最优化,实现银行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双赢,同时能够控制银行整体风险,保证商业银行有限的风险承受能力。他系统阐述了巴塞尔新协议对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要求,并介绍了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总体特点,及国内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应采取的策略和模式,提出了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及小银行与大银行在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应采取的差异化策略。
艾仁智系经济学博士,曾就职于北京银行总行,任发展研究部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目前任大公国际技术总监兼任金融机构部总经理职务,主要从事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析与研究,专长领域为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企业信用评级、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债务工具评级等,在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其演讲内容主要针对行业风险研究在防范信用风险中的作用以及信用评级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等。
艾仁智博士为参会人员就行业风险研究在防范信用风险中的作用和信用评级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做了精彩的演讲
艾博士认为,行业分析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行业分析是商业银行政策制定的依据,应与银行发展战略、国家“五年规划”、银行年度预算、银行营销与风险能力相结合,银行的授信政策应结合行业情况对地区、产品、客户维度提出要求。她结合当前经济金融形势,详细介绍了国内主要行业的风险现状,并向参会人员提出了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针对各个行业的意见和建议。
在谈到信用评级与银行风险管理时,艾博士指出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应是风险调整收益的最大化,因而风险需要量化,而信用评级是信用风险量化的基础,内部评级体系建设是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她详细讲解了信用评级与风险计量的要素、方法和要素,以及信用评级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并提出了国内商业银行在建设内部评级体系时如何合理利用内部评级方法,她认为,管理好信用风险,仅有模型工具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和组织体系,同时,绩效考核制度是内部评级和风险量化的条件和保障。
周斌博士系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主任,长期从事数理金融研究,具有丰富的资本市场运作经验和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先后在中外金融界知名企业担任重要职务,并被多家知名银行和证券机构聘为金融分析师和演讲嘉宾。其演讲内容主要针对科学的五级分类与商业银行信贷监控等。
周斌博士系统阐述了科学的五级分类与商业银行信贷监控
周博士在讲座中指出,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活跃是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的三大因素,认识金融风险至关重要;发现风险暴露和风险因素是风险管理的关键,风险评估为商业银行采取何种风险对策以及这些对策背后的资源分配提供了依据。他辩证分析了当前国内普遍采取的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科学性和制度缺陷,即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因素不均衡,影响了分类结果的质量,同时贷款数据库不健全,影响了定量分析的准确性。他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贷款十二级分类的操作思路和流程,并对重庆银行改进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了思考和建议,重庆银行应采取重两头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结合本行的区位特征,明确界定分类标准,强化参考指标体系建设;采取科学方法细化客户分组,明确分类的工作流程;风控部门要加强部门的沟通协调及责任分工;增强一线人员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降低信贷前端风险;确保数据来源的准确性是奠定定量分析的基础;采取走动管理方法等。
重庆银监局城商处周光宇处长出席了当天的培训
全行培训结束后,2月27日,为进一步准确把握重庆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重庆银行与大公国际各位专家有进行了座谈,副行长王敏、谷德荣及风险管理部、评审部、公司银行部、个人银行部、稽核部、合规部、科技部、信贷监控部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各部门结合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纷纷提出了当前业务发展及风险管理中亟待改进的方面环节,大公国际各位专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并将进一步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便能够更好的“诊断”重庆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同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重庆银行谷德荣副行长出席了座谈会
重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座谈会现场
信贷监控部总经理曾庆文向大公公司各位专家介绍重庆银行信贷风险管控模式
此次培训虽然时间较短,但内容丰富,并具有针对性,通过各位风险管理专家的演讲,参会人员对“全面风险管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提升重庆银行管理人员及相关业务人员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在实务中计量、识别及控制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重庆银行今年将全面启动与大公国际的深入合作,借助大公国际的专业化技术和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以期在加强行业信用风险分析、完善客户信用评级、搭建风险管理体系、细化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等方面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重庆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做出特色,达到国内中小商业银行一流水平。
本次信用风险管理培训会得到了重庆银监局城商处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城商处的相关人员出席了当天的培训,此次培训也引起了重庆三峡银行的关注,该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揭开了重庆银行与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合作的序幕,是重庆银行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良好开端,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合作,以便借助大公国际公司的专业化水平及丰富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快速推进重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相信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及全行员工的不懈努力,重庆银行成为西部地区的标杆银行的目标指日可待。
(本文图片由重庆银行信贷监控部李峰提供)
2009年2月27日 鄢川云 郑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