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层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方法:

  1、课上挖掘

  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堂生成资源,让研究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让学生感兴趣,使学生容易操作。

  2、课后延伸

  教育的过程不能只在学校,课堂要与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课堂要延伸到家庭和社会,课堂上布置家庭任务,以各种形式呈现学生在家庭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比如:记日记、拍照片、录像、家长评价等等。

  3、注重检评

  学习没有回检的过程是不完善的学习。教师所有的布置都要严格落实,有检查、有记录、有跟进、有评价、有提高、有复检。这样循环往复,扎实学习效果,让学生深受到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视,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4、引导研究

  教师以身作则,深入研究,经常拿出学习的样本给学生展示,让学生体会研究要从点滴入手,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培养对研究的兴趣和爱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1、结合形势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所以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可要围绕这个内容做文章。从基础做起,从孩子抓起,从如何做人做起,从怎样做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做起,做到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好学生。

  2、联系校园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无论在家、在校还是在社会。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能够从生活、学习实际出发,认真观察,想问题,想办法,用行动改观现状。

  3、开展调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研究课程,课堂上要贯穿研究,学习研究方法,体会研究思考的乐趣,收获研究思考的果实。

  4、启发思考

  教师的引领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要能随时拿出研究结果,与学生分享,让学生能够产生对老师的敬佩之情,产生研究的欲望和冲动,逐渐形成习惯,形成良好的学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原则:

  1、因人施教

  学校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不同教师担任课程指导员。学校从领导到教师要形成共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有统一,也要有特色。要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研究和操作,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过程性资料和总结性成果要突出特点。

  2、主动发展

  培养学生主动意识,教师要启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索精神,会放手,会指导。注意总结学生中的主动学习的例子,给学生以榜样的影响。

  3、联合带动

  教研组长深入学课课堂,听课、讲课,提出有效的指导意见,特殊情况下可以给成员做示范课,共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法,提高这门国家课程的教学水平。

  4、统一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要深入教学和研究第一线,每次参与活动都要有指导性意见,让成员明白方向与目标,在课程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学有所获、教有所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1、领导重视

  开学前主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高主任就多次给教研组长打电话,布置开学后的工作,并且能够积极动脑,对课程的内容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校长能够亲自参加小组教学研究会议,发布指导意见,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反馈应对措施。

  2、组长实干

  组长计划在每周八节课的基础上,每周参与到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当中去,听课、评课、讲课,共同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具体操作:周一:上午前两节研究备课14 54          15 33,下午校会

                    周二:上午备课,25 51         26 52 ,课后批改作业

                   周三:上午撰写信息35 62(听课、讲示范课) ,开展科技活动

                  周四:十点前备课 43 53    44 61 (听课、讲示范课)     45 64(听课、讲示范课)  46 32

                 周五:十点前备课 53 42(听课、讲示范课)      54 33     56 32 

  每周公安排四节听课和讲示范课

  3、组员学习

  资料学习

  听课学习

  研究学习

  反思学习

  4、携手共进

  每个成员都有行动、有总结,扎实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好,争取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