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金融危机三点措施


 

 

 

应对金融危机三点措施

曹秀

 

 

                     减轻就业压力是解决金融危机的首选

    当金融市场出现风暴时,全世界都在救市,处于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第一个受到损害。如何在金融市场占据有利地形,如何把中国经济搞活,不仅领导干部需负责任,就是平民百姓也要负责任。然而负什么样责任,由谁来负,的确是一个谜。

    有人说,金融市场是国家与国家的事,与老百姓没关系,这是错误认识。实际上金融市场与所有人有关系,谁也不能在金融市场中脱离干系,有的已经深入其中。比如有人把钱存在银行,利息下降就受损失,钱越存得多受损失越大。有人把钱投在企业上入了股,可是当金融市场出现风暴时,他们投的钱就会缩水,有的不翼而飞。赵本山小品《不差钱》里有一句话:人活着,钱却没了。人活着钱为什么没了?谁能给出明确答案?其实金融市场出现风暴,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个人的事,起码是个人利益受损耗。

    如何在金融市场中占有自己的席位,如何把握自己的钱财不受损耗,的确是每一个中国人思索的事。中国人过去不懂经济,即使现在也不完全懂经济,对生意场上的事弄不清,因此才造成如巨大损失。不要不承认损失,不要不懂装懂,既然如此,就要拿来解决方案,弥补已经损失的财富。其实说白了,面对金融市场,中国还需要数不清的人帮助,尤其是方式方法。减轻就业压力是不是解决金融危机的最好办法,就看在金融市场里就业占有多少比例,比例越大越说明就业的重要性。

    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与世界经济溶为一体,金融市场掀起旋风中国首当其冲。然而中国人做生意的确不行,的确存在各式各样问题和矛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关键就是中国人自己如何解决就业问题了。

    在中国,就业问题不是小事,关系国计民生。中国又是人口众多国家,就业压力原本就大,有的大学生没有工作,有的复员军人没有分配,还有的到了年龄却没有工作岗位,现在被金融市场一搅哪能没有压力。然而不是没有解决办法,虽然中国人口多,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失业,还有数不清的人在支撑着。这就是中国的优势,就业问题多,也是有办法解决。一个企业一个企业解决,一个机关一个机关解决,只有能安置一人就是一人,只要能把闲杂人员安置就业,这就是中国的希望。

现在回到标题上来,为什么减轻就业压力是解决金融危机的首选,因为就业问题解决了,人民生活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解决了,中国人有钱了还能不购买东西吗?有此庞大购买力,中国经济能不发展吗?金融危机能不解决吗?

 

                      拉动内需 自己救自己

    当金融市场出现动乱时,中国已经做出了让世界经济稳定的举动,这就是拉动内需策略。因为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一半,如果中国经济出现波动,肯定会影响世界经济。美国金融危机以来,造成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有这种紧张局势,他们不断变化,企图获取效益。然而他们不知道中国已经做出了选择,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中国第一步策略就是拉动内需。

    对商人而言,赚钱是第一位的,可是当他们赚不到钱或赚到的钱很少时,他们就会变本加厉改革。实际上金融危机就是美国少数资本家搞起来的,他们总是以为自己有钱,总是将世界经济掌握在他们手里才心甘。可是他们不知道给全世界带来多少危害,不知道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动乱发生,有的国家已经有人因为饥饿而死亡了,可是这些资本家无动于衷。

    其实,美国已经获取了一定甜头,第一次金融危机时有的资本家就已经羸得钱财了,而且涌现出几个世界经济之最。他们原以为这次他们还会像上次一样日进斗金,可惜这次他们想错了,打错了如意算盘,世界经济并不靠他们来拔动了。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想入非非避免损失,小国与大国结成联盟,个人与企业也成为一种力量。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极有自知之明,不断向各国示弱,表示友好往来。可是世界各国知道美国的嘴脸,知道他们还需要帮助,于是又与他们结成盟友。不知美国如何想法?

    在金融市场上,中国做出了明确选择,拉动内需,自己救自己。现阶段,中国就是金融市场的启明星,照亮了各国经济前进的路途,每个国家都跟随中国走向光彩夺目的目标。其实中国人知道,在金融市场上,赔钱是稳定的,赚钱才是不稳定的,这就是市场经济,因此中国才能有如此策略。然而,中国也不能总听外国人的,外国人多年来始终控制中国经济,甚至干涉中国内政。难怪中央领导号召不能总听外国人的,要有自己的专家,有自己的研究院,共同对付金融危机。

    事实上,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危机四伏的边缘,四个现代化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目标,想要完成尚未达到条件。中国怎能在此危险期让外国人钻中国人的空子,怎能把中国经济拱手让给外国人?记得中国有一句话,叫自力更生,也是中国的传统。现阶段,在金融危机面前,中国人重新考虑自力更生,拉动内需,自己救自己,这也是一种最优秀的选择。

 

 

                            减薪增效是解决金融危机最好措施

    自从金融危机来临后,全世界都在摇旗呐喊,为金融市场增添力量。首当其冲是银行减息,其次是房地产萧条,紧接着就是各式各样的压缩措施。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解决金融市场实际情况,该丢失的东西还在丢失,该扔掉的东西还需要扔掉。为了解决金融市场实际问题,笔者以为减薪增效是目前解决金融危机的最好措施,因为此事行之有效涉及千家万户。

    现阶段,全世界企业都在高薪养廉,实际上这是自欺欺人的办法,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的人高薪几十万,可是他贪污受贿几千万,高薪养廉并没有解决贪赃枉法,越是高薪越是贪得无厌。看看那些大企业家,哪个不是高薪,哪个不贪赃枉法。比如过去有人提出减员增效,结果大批职工下岗,企业也没见好转。现在的高薪养廉也是如此,从机关到企业,几乎所有权力人都有提层,拿着高薪不办事。因此,减薪增效是解决金融危机的最好措施,关键是如何搞,如何减薪增效。

    减薪增效的好处有许多,是倒过来的金字塔,其中之一就是拿来高薪平均分配给需要钱的职工。这是两全其美的办法,有利国家,有利个人。换言之,一个人的高薪可能带来巨大效率,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这不比高薪养廉要好得多吗?也许现在没有人这样认为,然而用不着多久就会有人提出,老百姓的要求就是大事,老百姓的利益就是首当其冲,谁不想为老百姓办事呢?

    如何减薪增效,也许有人会说我有能耐就该多劳多得,他们说得没错,有能耐的人就应当多多益善。可是能耐来自哪里,效果来自何方,说白了,一切的一切不都来自基层企业吗?一个负责人,有何德何能拿企业这些钱,难道企业真的离不开你吗?别以为自己了不起,以为离开自己地球就不转了,其实未必,地球离开你照常转,企业离开你也许会更好。

    改革开放后,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工资差距太大,这不是一般差距,这是政策差距。辛苦一辈子的老工人拿的工资还不如年轻干部的一个零头,难怪现阶段有数不清的人拉关系走后门调转工作,目的就是多拿钱。有的一家几十个人都在机关,每月几万元收入,有的一家几十个人都在企业,每月收入不足千元,甚至生活都没有着陆。他们凭什么过这样日子?这样的差距不缩小行吗?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企业也不是哪个人的,即使是哪个人的,也是在国家基础上换来的,与老百姓有密切关系。

    俗话说,官逼民反,为什么现阶段官民矛盾加深,实际上就是工资存在差距,老百姓叫苦连连。就说金融市场,如果资本家不贪婪能搞得乌烟障气吗?如果资本主义国家不搞垮社会主义阵营能有现阶段的金融危机吗?所以减薪增效是最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