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你太不自量


  赵本山你太不自量

  ——评赵本山“高雅都是伪装的”

  

  今天上新浪网看了赵本山先生的一番高论“高雅都是伪装的”,对这一观点确实不敢苟同。本人有一些想法在这里与赵先生商榷。

  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差别的。不同的欣赏者之间的审美情趣也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学识水平不同,工作性质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等等,构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每个人生活在属于自己的社会环境中,有着各自的生活圈子,享受着各自的生活乐趣。长期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形成了社会各阶层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着自己独特的欣赏风格和审美情趣,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喜怒哀乐。这个很难强求统一。比如:农民、工人喜欢“二人转”,“皮影戏”,“大鼓书”。这是因为这些艺术表现形式比较通俗易懂,比较真实,直白,与农民、工人的欣赏习惯一致;这种艺术从表现形式到内容比较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它们能够给老百姓带来欢笑,它们来源于老百姓的生活,它们表达展现的是老百姓的生活和心声。当然老百姓会十二分的喜欢它。赵先生“小品”的内容,大部分来源于“二人转”,贴近生活,当然会受到很多人的喜欢。这正是赵先生的小品在春晚经久不衰的原因。同理,学者、教授、博士、音乐家、海归派,由于他们受的教育不同,经历不同,收入不同,生活的圈子不同,消费的水平不同,审美的情趣不同,当然会更喜欢“交响乐”而绝对不会是“二人转”。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赵先生不会反对我的观点吧?

  其实,赵先生应该明白:自古以来,早就存在着“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两种不同的文艺作品。实际上,通俗也好,高雅也罢,这都很正常。因为这两种艺术作品,都有它自己产生的土壤。两种艺术作品都深深地植根于自己的土壤之中。两种艺术作品都枝繁叶茂。正如民间流传的那句话所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两种不同的艺术都有着自己众多的“粉丝”。这些忠实的“粉丝”都不会因对方的攻击而受到影响,更不会因对方的谩骂而改变自己的喜好。正如随随便便地说“二人转”是低俗、下流的艺术形式是不负责任的一样,说“高雅都是伪装的”也是在胡说八道。特别是再加上一个“都”字就更加显得赵先生有点说话太霸道,太不自量力啦!虽然大部分农民暂时还听不懂交响乐,也不可能有多少农民去听交响乐,但这丝毫影响不到交响乐在世界艺术殿堂中绚丽多彩的风姿!

  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一个毛病:“同行是冤家”。同行之间,大家不是亲如兄弟,不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而是相反,彼此之间互相仇视、攻击,彼此之间互相中伤、抵毁,彼此之间互相封闭、拆台。这种不良的职业风气在社会中相当严重。特别是演艺圈子里更是十分严重。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不管是各行各业,大家都应该抛弃门户的偏见,抛弃低俗与高雅之争,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大家共同为文艺大花园献出更多更美的奇葩。

  最后,我奉劝赵先生,你在历年春晚上的小品的确很精典,你也有很多“粉丝”,大家也的确很喜欢你的小品,但这并不等于说大家给你胡说八道的权力。像你这样不负责任的乱说一通,只能会是自贬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