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美术课学生作品看创新思维培养
一、 突破自己
学生绘画的心理分析:孩子和成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难以突破自身状况。从这个学生上交的每次的画中可以看到这一点。所以,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突破自己,才能在现有的水平上有一个提高。
二、 改变思维
从学生绘画作品看思维状态:从作品看思维,看到作品背面所蕴含的意味。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绘画表现足以反映孩子的思维状态。教师应该加以引导,促进学生思维的复杂性。创新非常重要,从学生的很多做也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有待培养。可以说,只有教师的意识到位了,学生才能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因此,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工作对于培养孩子非常重要。
三、 丰富学识
要让学生多见、多学,在不断地观察和发现中丰富思维,启迪思考,才能画出更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
四、 保持个性
作品因其丰富多彩而异彩纷呈,教师注重保持学生创作个性非常重要。不能因固定的要求而导致学生作品千篇一律,也不能因为学生绘画基础的不到位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要热情鼓励学生,替学生发现他自己的闪光点,在鼓励中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的个性,促其健康发展。
五、 培养观察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生活环境的限制,观察能力往往与其表达欲望不同步,教师要注重用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开启学生深刻观察的大门,为他们的艺术表现助一臂之力。
六、 扎实基础
从此画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了方位意识和一定的空间感,能够与众不同地进行表现环境中的景物,遵从艺术表现规律。因此,教师在鼓励和启发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引导,要将“教”与“学”紧密结合,步步为营地给学生打好美术基础。
七、 换位思考
打破常规其实就包含着一种换位,看问题的角度变了,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局面。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比如常规状态下是人看雪人,换位思考就是要以雪人的视野去观察周围的时空变化,学生的创作就会出现新的表现形式。
八、 开发想象
学生的想象力是一方富矿,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学生就会表现出超常的水平;开发不好,学生的绘画表现就会很平庸。学生想象力的开发不仅作为学生家长要重视这项工作,作为学生启蒙阶段的老师更不能忽视。教师的一句点拨,可能就会将学生的想象力引入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观察、发现、研究、和点评对于学生的美术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
九、 鼓励创意
学生接受了不同的遗传因素,有不同的家庭生活背景和迥异的生活经历,所以学生的表现有时会出乎教师和家长的意料。成人应该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作品和学生的表现力进行恰当的评价。因为,有时候一个评价可能就是一个作用非常大的反馈。这就要求面对孩子的成人应该不断提升自己,能够抓住学生作品和学生艺术发展阶段的关键点,进行适当的鼓励、引导、点拨、评价。鼓励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路标,来自成人的鼓励可能就指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鼓励创意就会收获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