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将使中国产业结构更加畸形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已经是非常的不合理。这主要是由于前几年过分的鼓励出口所导致。而目前提倡扩大内需,逐渐把原来的外向型经济结构调整为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内向型经济结构。但这必须是一个利用正常的市场导向来实现的转变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未来有个合理的增长型产业结构。但现在,有些地方又想出来用发放消费券的形式来刺激消费。如果这种方式被各地争相模仿并大量发放,将可能会导致中国的产业结构更进一步的畸形。

  消费券实际上是一种代币券,它虽具有一定的货币职能但却是一种指定商品和使用期限的购物券,正因为如此,这将使它损害市场调控功能,反而不利于经济的长期运行。

  首先,由于每个人都每种商品的需求和需要量是不同的,但消费券却按人头一样发放,这势必导致需要多的人不够,而不需要的人也只能被逼着买。这样的结果是导致一种虚假的市场需求量,而企业也就在这种虚假需求量的基础上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其结果将是生产结构的更加畸形。

  其次,企业由靠质量竞争转而靠拉消费券来维系生产利润。消费券的发放只能惠及个别企业,这无疑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的,将导致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的出现。也为发行部门利用发消费券的权力给个别企业带来商机和利润。这是一种与市场经济极不相衬的做法,极易为权力部门滋生贪污腐败。

  消费券不同于普通票据,必须防止假冒,因此制做成本也很高,但却不能象货币那样反复使用,使用一次就报废了,因此非常浪费。而且增加了交易的成本,这部分成本又由谁来承担呢?

  此外,消费券在管理上也很麻烦。发放消费券由谁来监管和控制其发放数量?获得消费券是否要上交所得税?如何控制消费券不在黑市上买卖?这些问题都将会成为破环市场经济的潜在不良因素。消费券实际上是一种计划经济的产物。因此,对于发放消费券的方式必须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