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网讯 2月13日,陕西英才组织委员会书记、陕西英才文化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敬伟,陕西英才文化交流中心顾问、陕西中医骨科研究院院长袁肪,陕西英才文化交流中心策划宣传部主任兼长安人网站常务站长卢剑利等一行与被称为“中国克隆羊之父”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涌和世界干细胞“权威”窦忠英教授聚会杨凌农科城,共话农业科技发展,畅谈交流有关科技成果发展话题。并向著名专家讨教学习。
左起 卢剑利、张涌教授、袁肪院长、李敬伟
张涌,男,1956年3月出生于内蒙古,汉族,是中共党员,博士学位获得着,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农业部科技委委员,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张涌教授没有一点大学者的“架子”
张涌教授多年来从事哺乳动物发育生物工程的理论和技术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级、部省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等10多项,招收和培养博士生、硕士生20多名,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主持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均为第一名),中国青年科技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中华农业科教奖农业科研奖各一项。1990年代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涌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首批7头胚胎克隆山羊,蜚声海内外,因而拥有“中国克隆羊之父”的美称,1995年,他所在的实验室开始了体细胞克隆羊的探索;1996年获得已分化的滋养层细胞的克隆羊2000年,他们从成年羊的耳朵取下皮肤细胞,培养出了体细胞克隆羊“元元”和“阳阳”。这些工作奠定了他们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地位。2003年里,张涌和他的同事们将向两个世界级“羊”难题发起“主攻”:一是让更多的克隆羊宝宝诞生,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二是让克隆羊“身价”更高,生产出有重要经济、营养、医疗价值的转基因克隆羊。
李书记、袁院长与窦忠英教授亲切交流
在农科城杨凌,每逢上下班时间,人们经常看见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在西农路上步行。岁月的沧桑洗不去他挂在脸上的笑容,从老人居住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到他上班的“兽医院”足有2公里,老人风雨无阻。他便是大名鼎鼎的全国先进工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胚胎工程专家窦忠英教授。他现在是陕西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目前研究室在人类胰腺干细胞、表皮干细胞以及角膜上皮干细胞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角膜干细胞研究成果有望进入产业化阶段。2004年,窦忠英率领的课题组有三项成果通过了鉴定,申请了6项国家专利。其中的牛胚胎干细胞研究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繁忙的 科学研究和实验中,窦忠英还先后主持了973”、“863”攻关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家一级学报和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近70岁了还带着近40名研究生。
我们一行人与窦忠英教授就有关科研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袁忠英教授的朴实和谦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与专家交流过程中,袁院长不忘“老本行”,他正在给西农大专家治疗“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