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农民是政府的天职


要充分估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深入实际,把握动态,摸清实情,找准对策,切实解决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主动做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 胡锦涛

 

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到20092月,国家出台的政策比重最大的就是围绕平民创业就业展开的。政策这么好,为什么创业的人还是这样少?我和一个村支书交流过这个问题,他说:“谁拦着他们不让他们创业了?去创业呗!我从来都不阻拦的。”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农民创业需要前端资金支持,他们没有启动的钱,创啥业!

 

众所周知,贫血在医疗上是指:血液中红血球的数目、容积或所含血红蛋白不足的情况。患者通常看起来皮肤很苍白。其原因受累细胞的大小、形状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症状各有不同。贫血可能会造成失血,逐渐的破坏红血球,减少或抑制红血球的生成。治疗方法包括提供所缺营养素,排除致病的毒素,投以药物,手术或输血。当今农村已经患上“恶性贫血”,亟需“输血治疗”。 中央将代发2000亿地方债,这相当于四万亿的二十分之一,如果这笔钱能够绝大部分用到支持农民创业、现代化农业建设方面,其威力和效能不可估量。国债的发行立足点就应当放在解放生产力上面,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以人为本”。谁最愿意出于公心的使用科学发展观组织农民积极创业谁就会最先获得国家援助。记住,创业不是人人当总经理,但参与创业的人可以都是股东吧。农村专业合作社应多多涌现具有全球化视野的智慧型CEO2020能否超额完成国家制定的发展总目标。取决于这样的CEO有多少,发挥的作用有多大。他们最显著的特点绝不是“以钱为纲领”。 还需注重非价格因素。所谓非价格因素,即除价格以外的因素,像技术、品牌、质量、产品性能、售后服务等方面。这些因素带给德国产品更高的附加值。这也正是德国企业能够自我消化次债危机、欧元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霸主地位的根源。

 

现在,农村的发展瓶颈很大程度上在于资金的流动性,让资金跨区域流转,农村的比较优势会较快显示出来,但对资金方来说单纯发展传统农业,收益的周期就较长。若没有集体经济来助力,农民创业的阻力会不小,加上基层组织涣散,矛盾多,尽管有能人也不会很乐观,新农村建设会将民主与经济(效率与公平)放到一个层次上,不然就可能重蹈覆辙。但这样执行起来成本高,成长速度慢,需要财政性金融做补贴。中共智囊俞可平认为:“民主与民生,是共和国腾飞和中华民族振兴的两翼。”如果偏废将会怎样?回顾世界史:18世纪法国大革命期间,特权阶级把持国家朝政,人民为了抵抗这种不公平情形,奋不顾身的攻进象征专制王朝的巴士底狱,争取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反对当时的特权阶级为解决国家财政危机,企图对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增税。说到基层组织。我认为浙江台州的一位人大委员提的非常好,他主张:“按照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党员示范在创业上的要求,对村级党组织设置进行优化,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使农村基层组织真正成为引领村民创业的龙头和培植农村发展优势的堡垒。我认为“丰田式”管理模式也适用于基层组织管理。现在的基层组织太涣散,战斗力不强,自私心过重的人太多。大学生当“村官”,可以说成是“党的希望,农民的盼望”。若不能顺利进行大换血,化解基层矛盾就绝非易事。年下走访了几个村庄,有个村子竟然选两三个赌博大户组成村支部,还有个村长竟然把村民的土地承包给一家工厂,去年每年按人头给村民发200元,今年连200元也没了,可他一年至少可贪污50-100万。这都是威胁和谐社会的隐患。

 

当前中国,农村市场依然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从神农氏开始,就是以农立国,农村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后方,这个阵地的发展成功与否,决定中国经济未来15年的总趋势!也就是建党100周年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实现小康社会,就看农村改革是不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只有支持那些善于捕捉人类价值的农民带头人,优化农业产业链,设计出更好的消费农产品或服务,才会刺激消费者主动的消费欲望,随着国内市场消费提振,自然就会有大量的投资出现。只有这样方能进入循环经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结构!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全民创业债”。这笔钱通过县级创业投资公司直接用于扶持青年创业。年轻创业团队拿着乡亲们的血汗钱一定会艰苦创业,回报社会的。并且给他们建立创业信用档案,谁有污点,通报批评,情节严重可剥夺其创业权。(愿意以未来成功弥补曾经的失误,便可获得持续支持!)

 

解放生产力,最重要的是把人解放出来。这是中央党校的高管说的。但要把人解放出来,首先要让他们获得金融市场的资金,否则他们就无法把他们的创造力转变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从这个层面上说,我极力主张建构创业金融的主因就是为了将他们潜在的生产能力释放出来。让潜质变为现实!就是从生态建设的角度来分析,也应当这样做,这是一种生态补偿。这种补偿机制有利于凝聚各方价值需求。创业投资的发展越来越引起各大民主党派的关注。近年来,民建中央、民进中央都明确表态支持创投事业的发展。他们甚至认为:创业投资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动机”。这说明用创业投资这种机制,是可以不断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现阶段就应发挥创业投资生态链的重要作用。发挥得好,将有利于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有序进行;有利于“创业动力化解就业压力”良性循环及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及创业型社会的形成;有利于文化结构的转型,为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文化、科技普及文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等提供生根发芽的土壤。

 

当前中国,诚心诚意,有能力支持劳动者创业的政权才真正具有合法性。以人为本,就现阶段而言,目标能够让乐于、敢于、迫于创业的劳动者都富裕起来,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务实之法。抓住最广泛群体的需求,设计出与之相称的机制满足他们,执政权就会加强。现在中西部地区,有许多希望学校都已经变成了存放废货的仓库,很浪费,要将这部分闲置资产盘活,要接通互联网、将其改造成农民创业讲习所、农民创业基地,这样做至少可以延后失业者重返劳动市场的时间,也可借此机会较长期间的、系统化的让失业人员提升创业、再就业能力!最终可将其建设成具有战斗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创新堡垒。在农村,每个农民家庭都是组成伟大祖国的小单元,对每个家庭来说,只有就业,才能安定祥和。造成失业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工厂不景气造成的,本质上却是价值在流转过程中的“不通”所引发的价值结构不对称造成的。中医言“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痛就是由于不通畅、不和谐所致,而只有通,才能达到平衡与和谐。

 

丰富廉价、文化水平低下的劳动力资源加上什么“中间件”才可以和资本去博弈?这是摆在政府面前最辣手的难题。落实“以人为本”还是继续“以资为中心”?似乎成为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以人为本”的“人”,主要是指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权”、“创业权”。穷人银行家尤努斯说:“贷款不止是生意,如同食物一样,贷款是一种人权。”在这里,要说两个“人权”的问题:第一,投资是一种人权;第二,创业是一种人权;投资真的有人权吗?凭什么说资本要投给二流的项目?创业有人权吗?凭什么说一流的人才才能得到投资?投资给二流项目,就是折损资本的价值,就是欺骗投资人;不给二流的人才,就是把人分级,让一流的人变得更少!让资源更稀缺,投资成本更高!农民融资难问题一定要解决,但不能重复过去放贷的旧模式,鼓励股权投资要比发放贷款等债权形式更有效率。股权投资也是控制风险相对较好的办法。这是几个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和我多次谈过的事情。不管土地是不是流转,农民都需要创业或者再创业,他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为农民创业的成败在于新进入缺陷的补偿措施。现在很多听起来名头很响的所谓企业家,都是从农民身份演变过来的。他们创业的那时还不允许土地流转。现在可以了,但农村的土地流转一定要和创业这个中心紧密联系;“新土改”就是让农村家庭都成为创业企业的股东,也无所谓就业、失业了;农民必须是分红者,而不是无产者;现金不能长久,股权万岁!

 

在过去的200多年里,我们中国没有在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方面尽到应该尽到的义务,而现在的客观状况逼迫中国必须去勇于主动挑战了。农村能够活起来,中国的希望就会出现。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大多数劳动者还是那些农民,调查发现,我国90%以上的农民有较强的创业欲望,只有不足10%的农户没有创业想法。如果不助他们中的大多数转化为创业者,不抚育他们创业、创新,就是城市搞的歌舞生平,也不能称呼为创业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提法更是奢谈。 我们把大量的外汇拿来到国外投资,难道中国的农村及农业不值得投资?再次提醒中投公司不要被欧美忽悠了,赶紧拿出30%的外汇储备来补贴中国农业。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农村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世界的“金矿”。这个“投资回报”应该是更加稳健。所以,投资美国国债不如投资中国农村。不管什么钱,如果不流向产业升级、不流向那些新贵创业者、不流向农村改革最需要的地方,一定玩儿完。现在对于创业投资机构来讲正是播撒种子的时候,这个机遇错过了,也许你要等许多年。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支持创业投资公司。尤其是县区级的。农村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整个创新型国家总目标成败。增发一些钱给他们吧,他们会把钱用在相对较好的地方。

 

中国乡村除了农业生产之外,还可以创造游憩体验,旅游度假等功能。发挥服务。乡村也并非没有机会和未来,只是大部份人看不见,还有欠缺有心人的投入,长期重视城市、产业、经济、政治的发展,而没有好好的规划乡村的未来,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若在许多偏僻的小镇,甚至于“鸟不拉屎”的地方,长出许多充满美感创意和地方特色的各式休憩空间,包括乡村的餐厅、茶馆、咖啡屋、工作室等。那将诞生更多幸福温馨的角落。事实上许多人的心中都有梦,只是没有机会去实现。总以为必须拿到风险投资才能实现梦想,但已经有太多回乡创业的青年造就了为数不少的创业成功案。他们给社会证明了:在大家以为没有机会的偏远乡镇,不但可以拥抱梦想,还能创造事业,满足城市人的需求。在原本没有机会的边陲,可以创造许多幸福的天空!为有农民兄弟提供相对公平的社会机制、发展机会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国家若能用“全民创业行动”克服集体行动的困难,把微观主体从原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使其成为独立发展的个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生存权满足的基础上,释放和完善发展权、那将决定中国乃至全球长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程度。而这种行动的障碍恰恰是需要通过正式制度的途径去解决。

 

 中国社会的不和谐,绝大部分原因与“三农”有关。服务农民是政府的天职和使命,切不可大意失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