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科学发展观
作者:乾泉
易经哲学的基本精神
乾泉先生讲,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是国际化的竞争。企业竞争的背后已经是文化的碰撞、交融、融合。中国的企业只有依靠得天独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才有可能吸收外来文化,才能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不难理解,为何近几年来,国内外企业界兴起对《易经》、《老子》、《论语》、《孙子兵语》等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热,这时管理发展趋势要求的反映。很多管理专家已经认识到《易经》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是以易经及易学思想为核心的管理哲学,从管理的自身发展历程上来看,21世纪将由科学管理走向哲学管理,这种发展趋势必然要求管理哲学的兴起和文化的回归。《易经》PK现代管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易经》背后八卦相荡的秘密
乾泉先生认为,三千年前的周文王,它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并为每一卦每一爻作卦爻辞,从此,易学就成了一部书经典。当伏羲氏八卦哲学之时,此时尚为历史上的畜牧时代之初,人们在大自然中与天候环境争生存,人道未显,故八卦所代表的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到了周文王之时,人文思想已相当进步,一切人道设施如家庭、国家、社会的伦理制度已立,物质生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此时迫切需要的是如何有—个高尚人格的标准作为人生的理想目标,周文王乃应时而兴,完成此一时代伟业。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表明,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地功能,系统的进化过程是系统基本要素(物质、信息和能量)追求平衡的过程。周易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后,藉著六爻上下的变动、阴阳二性的分别、卦与卦不同系统相互间的关系,不同层次的递进演化规律,系统和层次与环境间的互动(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规律,为一起生命和变革规划出了—个普遍遵循的自然法则——和谐。阴阳交感,五行相生,八卦相荡,向人们昭示着,事物运动所包含的信息对称、物质阴阳平衡、能量守恒等以和谐为易理要旨的哲学,中孕育着丰富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系统科学思想。周文王的圣智卓越,见地深透,三千年来已学成了中国人推崇的宝典,成了中国文化和哲学之源。
乾泉先生认为,易经同样在今天对我们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我们的个人事业和企业成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它是我们优秀文化的基因。忽视它的存在与作用,我们将会很迷茫。发掘它的价值,科学的驾御的基本规律,我们自身、我们的组织、企业、社会将会越来越自信、和谐与健康。因为,我们生存、发展和进化永远,不可能离开我们的基因与环境。 《易经》是中国管理哲学的核心
“中国式管理”这个词这几年比较热,乾泉的主张是多谈“中国管理哲学”,少谈“中国式管理”。《易经》与中国管理哲学的关系吗?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有怎样的价值呢?
乾泉教授指出,易学的实质就是管理哲学,易学的自然法则、结构决定功能定律和全息结构模型,在今天仍然具有高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不但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精神和价值伦理原则,还包含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法则,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管理模型。易学思想对现代管理学研究的领导、计划、预测、决策、组织、平衡、沟通、变革、控制等管理元素和企业资源,具有系统分析、科学诊断、统筹优化和战略架构的功能。我们坚信并预言,易学将会从历史的失忆中醒来,以其丰富的自然哲学和辩证哲学的元素和宇宙全息属性,能够为中国和谐哲学的建构提供战略平台,也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重塑和崛起提供精神理念和价值指导。
《易经》与中国企业创新发展
乾泉先生认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经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哲学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大道自然。中国管理哲学倡导在继承和回归易学思维传统的基础上,整合和突破西方管理哲学的历史局限,通过对人类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发展方式等社会实践,进行系统的科学反思、哲学反思、文化反思,秉承中国哲学和优秀文化传统,认真探索和思考人类的终极价值,探索自然管理法则,解析和重建普适性组织基因和理论模型,初步建立起全息的哲学理论体系,包括理论法则、方法工具、实践应用;为战略管理、创新管理、危机管理、人本管理、情商管理、文化管理、和谐管理建立起基础的理论平台;为个人事业、企业组织的成长、变革、创新和发展,提供普适化的简单易行、科学实用的诊断和管理模型,为全面建设创新型社会、和谐社会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和战略管理工具;为全球化文化融合与和谐世界构建,做出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伟大民族应有的贡献;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管理哲学为思想基础,结合中国企业的历史实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思想体系,是时代给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易经》与中国文化结构和企业文化
乾泉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结构决定了中华民族特有性格,决定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思想精神和文明传承。从伏羲到三皇五帝,再经过西周、东周,历数几千年,直至春秋战国时期,以易学为起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提出的“九流十家”之说。“九流”是指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和杂家。从管理哲学上讲,百家之中主要是五家,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孙武、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蕴含有极其丰富的辩证思维方式和易理之道。先秦以后的历代政治家和哲学家,秉承易学和五家思想传统,在他们的“文集”中进一步阐释和总结出了中国的治国管理之道。中国历代文人学者浩瀚的作品中,有深邃而睿智光芒的说理深邃的政论、奏议、书信、杂说,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管理思想。系辞中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成就,无不闪耀着易学和合人文精神与可大可久的生命哲学智慧。
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化文化的建设有哪些关系?很多专家和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标准,三流的企业做品牌,四流的企业做服务,末流的企业做制造。按照系统科学原理,结构决定功能,易学的结构决定了中国的文化特征和华夏文明的核心价值。同样的道理,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特征和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变革不能忽视企业文化的变革,更不能脱离中华文化的大背景。只有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基因,整合西方先进文化元素,结合企业自身资源条件,建设起颇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才有可能塑造起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易经》:企业基因与组织变革
乾泉先生认为,作为社会组织主体的现代企业,其所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生产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信息环境等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资源与环境、发展与竞争、市场与技术、经营与法制、效益与责任、管理与人性等矛盾问题越来越难以调和,甚至逐渐成为制约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的瓶颈;组织生涯目标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冲突,企业官僚只注重过程细节的本位主义,忽视企业运作的整体性,部门间互相制肘,管理者常常越位、缺位、错位,过度管理与管理盲点并存,企业创新管理缺失,组织变革乏力;管理原则、管理理论、管理行为往往与管理目标和结果相背离,信用、信任、信誉的危机就像病毒一样侵袭着企业的肌体,产业发展周期、产品市场周期、技术变革周期成为决定着企业生长周期的宿命;当代西方管理文化和管理行为模式正面临着文化“移植”和文明冲突带来的严重的“排异反应”。
乾泉先生认为, 面对企业变革的迷思合困惑,《易经》的不易、变易、简易的“三易”原理,为现代企业组织变革、运营创新、战略决策、经营诊断、信息化管理等提供了很好的管理工具和技术平台。通过研究比较《易经》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信息哲学语言符号,尽管易经产生于五千年前的东方大地,现代管理思想产生于近一二百年的西方欧美,结果发现这两个理论系统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和包容性。企业组织的系统结构和易经的八卦结构竟然吻合。由此,推断出企业组织基因模型理论假设,企业基企业组织的DNA决定着企业的性格特征、成长速度、健康状况、相貌美丑、体格素质、发展形态等,企业组织的行为和生命周期受到组织遗传基因DNA的和竞争环境的交互影响,组织成长的过程无形中在自觉与不自觉地遵循着组织基因原理,其基本规律符合自然管理法则。如果掌握了企业组织基因密码的基本规律,有利于企业文化、战略决策、组织架构、经营管理的诊断分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快速成长。
乾泉先生认为,《易经》、太极、八卦、64卦、阴阳五行为我破解企业组织基因密码提供了直接的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可以全面解析企业、政府等各类社会组织DNA的密码结构规律—即企业文化结构,帮助我们了解企业组织的孕育、诞生、成长、发展、衰亡等不同生命周期的基本规律,了解企业组织扩张、并购过程、管理创新等经营行为中企业文化的作用,掌握企业组织文化的管理解析、评价诊断方法,科学规划愿景目标和组织生涯,以期主动引领和把握组织创新变革、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升组织核心竞争能力和组织文化。
易经与科学发展观
八,科学发展观与全息管理理论模型:
A、易经与组织的矢点:
根据《组织全息生命理论》,其中A(乾)、B(兑)、C(离)、D(震)、E(巽)、F(坎)、G(艮)、H(坤)八个矢点,在企业组织系统里分别代表:战略目标、文化价值、管理机制、商业模式、组织结构、协同竞争、服务品质、资源禀赋。
B、易经、国学与企业组织DNA
国学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企业团队文化母体基因的源泉。团队是构成企业组织的基本单位,团队文化是构成企业文化的灵魂和基石。和谐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实现团队文化的和谐。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是凝聚和缔造和谐团队文化的灵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因载体,企业DNA决定者企业的生命力。大力继承和发扬国学的基本精神,积极塑造企业团队文化,优化企业基因结构,建设和谐企业团队,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中国企业管理变革的首要任务。
1、AS----乾卦----易道五行----目标创新激励系统;
2、BS----兑卦----佛家墨家----精神创新激励系统;
3、CS----离卦----法家思想----制度创新激励系统;
4、DS----震卦----兵家思想----执行创新激励系统;
5、ES----巽卦----儒家思想----绩效创新激励系统;
6、FS----坎卦----纵横思想----竞争创新激励系统;
7、GS----艮卦----名家思想----学习创新激励系统;
8、HS----坤卦----农家杂家----能力创新激励系统。
C、组织系统的全息同源结构
1、三元自然因子协同
2、五大系统集成进化
3、六阶不同发展阶段
4、八项全息系统排列
5、九个全息圈层周期
D、组织生命全息理论要点
1、任何社会组织就象世界上的生物一样是有生命的,是有机的生命体;
健康的生命体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的、全息的、自组织的、可遗传的耗散结构系统;
2、企业是有机的全息生命体,企业的生命机体是由承担不同功能的部门
组成的,这些不同部门构成企业有机生命机体的细胞组织;
3、任何组织的生命是由其基因(组织DNA)和生存环境(产业和市场)
两个因素决定的;
4、生命进化的基本规律是基因控制和代谢的过程;
5、组织DNA是组织基因的生命载体,包含着企业组织的所有遗传特征;
6、组织DNA是由A~H八个矢点构成的有机生命系统,可用“组织HIZM
全息矢量模型”来表达;
7、A、B、C、D、E、F、G、H这八个矢点是组织DNA最基本的遗传基因密
码,分别代表:战略目标、文化价值、管理机制、商业模式、组织结构、协同竞争、服务品质、资源禀赋;
8、组织DNA的遗传基因是组织自然进化与环境竞争选择的结果,通过优
化基因结构(重组、突变、创新),可以加速企业组织发展,扩大企业组织规模,延长企业组织生命,提高企业组织生命质量;
9、组织的成长变化和组织生命特征是由组织DNA的基因矢量结构决定的;
10、组织DNA的基因矢量结构由A~H这八个矢点组成的六十四个系统矢
量构成的;
11、系统矢量的变化代表着企业组织的生命过程,实际上是组织基因的代谢过程;
12、系统矢量的内部结构由三条组织基因键组成,即:价值键(天)、资本键(地)和信息键(人);
13、系统矢量的基因键决定着每个矢量都在进行着基因代谢,即:价值代谢、资本代谢和信息代谢;
14、组织系统的生命是基因代谢的集成,是开放的、不可逆的熵变过程;
15、基因代谢由系统矢量的结构和组织环境两个因素决定,有自组织功能,其代谢目标是协同、均衡与和谐;
16、基因结构和基因代谢的能力,决定着企业组织的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优化基因结构,平衡基因代谢,控制基因变异,是实现组织创新、变革与发展根本途径。
国学与管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