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今的孩子最幸福,因为他们拥有太多父母童年时想要却不可得的玩具。也有人说如今的孩子真可怜,因为他们没有打赤脚、玩泥巴的经历。那么,比较过去和现在的童年,到底是渐入佳境还是每况愈下呢?
据了解,和过去比起来,如今的孩子与环境互动的机会少了,于是,购买玩具便成了父母解决孩子们玩的需求最方便、容易的渠道。所以说,如今的孩子有太多的玩具,太少的游戏。
玩具是游戏和学习经验的载体,如今孩子学习游戏的经验并非不足,却是明显偏颇不均。事实上这与成人拥有电视机、录放机、VCD等多种视听器材,却缺乏优质节目内容的情况很类似。我们都拥有太多的“硬件”的量,却独缺“软件”的质。
那么,如何辨别玩具的好坏呢?专家认为,评量玩具的好坏有三个基本原则:
安全
这是第一基本原则。幼儿不必也不能为自己的安全负责任,没有照顾到幼儿玩玩具时的安全因素,再有价值的玩具也是不适当的玩具。所以说,好的玩具给予不适当的对象,也就相当于坏的玩具。这也是为什么对于3岁以下幼儿所玩的玩具,通常都会要求不许有30厘米以上的绳索、不许有可能会松动的小零件以及着色一定要用不含铅等重金属成分的无毒油漆等。一方面怕3岁以下幼儿会被绳索缠住;一方面将任何手及之物置入嘴巴乃是正值口腔期的幼儿们正常的探索、体验行为。
丰富
玩具既然是提供幼儿互动学习的渠道,那么正如好的食物应该能提供儿童所需的丰富营养,好的玩具应该能提供幼儿所需多元丰富的学习经验与刺激。因为人类的学习时间量是定值的封闭系统,排除掉吃饭、睡觉等基本生理活动时间,在剩下来的有限学习时间里,如何吸取充分的游戏学习养分,则有赖于筛选、提供充分的玩具接触机会,以带来优质的互动学习。
均衡
当然,并非任何单一的食物都能提供所有的营养素,我们当然也不能要求任一玩具都能提供所有有意义的学习经验。所以,正如避免儿童有偏食行为一样,我们也应注意儿童所常接触、互动的玩具是否单一的或是多元而均衡的。
评量玩具的好坏有三个基本原则
评论
2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