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重大节日,特别是传统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各地党委政府、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慰问困难群众、困难党员、困难职工、老干部、老党员、一线职工等活动,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给群众,这本来是彰显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好事、善事。
但是,令人称奇的,远不是参加慰问的领导的级别多么多么高、慰问礼金的份额如何如何重、慰问群众的层面怎么怎么广,而是领导慰问队伍很长很壮观。君不见,慰问队伍中,小领导陪着大领导,小车子引着大车子,甚至警车开道,而且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各路媒体全面跟进、全程报道,这个部门那个部门还得要派人紧紧跟随、周到服务,那个阵容、那个架势,实在令人称“奇”不绝。
笔者愚钝,实在不知道,领导春节慰问如何浩浩荡荡,到底有没有必要,到底值不值得?起码,从笔者不知好歹的角度看,存在这样一些负面的影响。
节日期间,领导抽出专门的时间,带上慰问品和慰问金,亲自到群众家中去看望一下、慰问一番,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和问题,非常必要也非常必须。但是,如果阵容太大,所花费的行政成本,可能就远远超过了慰问的礼金份额了。那么多部门、那么多人员、那么多车辆、那么多时间、那么多服务,为的只是领导能够顺利到达群众家中,能够让领导看上去很有“光彩”、很有“威信”,但是由此付出的成本实在是太高。
其实,领导到群众家去慰问,只要带上司机,最多再带一个带路的,就足够了。而且一个人,来到群众家中,还可以更加清静地亲近老百姓,以很普通的身份、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姿态与群众谈心交心、交流沟通,还能听到更多真实的声音,也可以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但是,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将慰问当成了“做秀”、“摆显”、“示威”,好像自己下去一趟,有多么的意义深远、多么的皇恩浩大,于是必须记者到场才能出发,服务周全才能上路,而且要层层接待、层层陪同,吹吹打打、轰轰烈烈、浩浩荡荡,一路威风,一路汽笛,一路赞歌,形式主义的典型范本。
领导下基层无论是调研座谈,还是走访慰问,都应该是很平常,也是很应该的,根本没什么大不了,非得要兴师动众不可。但是,也正因为是领导的活动,所以为其服务、替其张罗的人就会很多。慰问之前,必须将方案做得很细,将线路踩得很实,将礼金包得很好,根本不需要领导考虑太多,领导只要一上车,就能一脚到地头,绝不能脏了领导的脚、累了领导的手。而为了筹备、准备领导人下来慰问,基层干部,必须提前将慰问线路摸好,必须选择路道较好走、较会说好话的户家作为慰问对象。而那些也许更需要关心、更需要关注的困难群体,却得不到领导的关怀和温暖。这样做,在苦了、累了、烦了下属和基层干部的同时,更伤了广大群众的心。另外,领导前呼后拥地穿梭在农村,群众看了不知会有怎样的想法,不知会不会有群众在背后吐涂抹。
当然,浩浩荡荡、微风八面的领导春节慰问活动,过去有,现在有,说不定将来还会有。但是,笔者还是真诚地希望,领导春节慰问还是更实际一些、更简朴一点,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下去的同时,更要将党的好作风带下去、好形象树起来,使我们这个社会更健康、更和谐、更美好。
领导春节慰问何时不再浩浩荡荡?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