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正在举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合作并不一帆风顺。就在刚刚结束的理事会会议上,10个中国的风电项目被拒绝注册。
CDM理事会因“担心”中国清洁能源项目“套取补贴”,已经“停止审批”50多个中国风力发电项目的注册。虽然CDM理事会主席荣格在给记者的书面声明中否认了“停止审批”的说法,但这次10个中国风电项目遭拒显示问题并没有解决。
昨天各国还就各方减排的目标争论纷纷,今天CDM机制又成另一关注热点。CDM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重要内容。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至2012年间要在1990年基础上强制减排温室气体5%。在发达国家的坚持下,京都议定书给了它们强制减排的变通方案:可通过CDM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清洁能源项目,作为间接减排。
按理说,中国企业搞CDM注册项目,购买碳排放指标的发达国家是更大的受益者。“目前中国碳排放指标售价最低才每吨8欧元,仅为发达国家自己减排成本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乔治伟强调,“这是双赢的机制,并不是中国单独得利。”那又是为什么我们申请的项目会遭到拒绝呢?难道就因为中国政府压低风电定价吗?
报道称,中国的风电年内有望“坐二望一”,国内风能已成为水能之外最具规模的零排放、可再生能源。最新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可超2600万千瓦,比去年翻番,并有望从世界第四跃居第二。这是能源专家昨天在“全面看待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报道媒体研修班上透露的。
如果发达国家发现自己的补贴帮助培育了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产业、觉察到了潜在的竞争压力,就找理由停止补贴,那么最终受害的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合作,也让人对发达国家的诚意产生疑虑。这是令人不安的信息。这次应对气候变化大会应该就CDM机制的具体实施达成一个共识,应该提高这一机制发挥作用的效率,降低类似申请受阻的机会。
中国10个风电项目遭拒的深层含义
评论
编辑推荐
2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