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周边了解,目前的理财市场虽可谓方兴未艾,可良性发展的趋势仍存在多方面的制约。有来自理性理财观念未广为普及的原因、有来自人员制约的原因、有来自错误认识的原因、有来自短期业绩压力的原因、有来自能力不足的原因、有来自利益冲突的原因,而更为重要的是来自理财体制框架的原因,尤其表现在基层理财业务开展中。正所谓业务发展体制先行,若没有理财体制框架的保障,其他便难有起色。
大家知道:单就银行来说,理财客户经理或在财富中心工作、或在理财中心工作,在较高层次财富中心工作的理财师们或许会有体制的保障,有专门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高端财富客户的服务,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与客户沟通、面谈、展开财务分析、分析风险能力、筛选理财产品、制定规划报告、协助执行理财规划、检视规划执行、动态调整规划、后续跟踪服务、展开理财沙龙、讲座等。而很多在依附于基层网点理财中心工作的理财客户经理便无那样的“幸运”,或许是受人员制约因素的影响,客户经理既是理财顾问、有时还要值班大堂经理。既要为高端客户服务,而更多的时间是为普通客户服务,俨然就一“高级推销员”、一柜台高级操作员,更不用说其他零散繁杂的工作又占用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促成的结果是为高端客户的服务业绩惨淡不堪,反而为普通客户服务的业绩却相比不错,如此其实本就违背了理财中心为高端客户服务、发挥“二八”效应的初衷,无法增强高端客户的忠诚度,也难以深入拓展高端客户业务发展层次、从而促成高端客户带来的效益,更谈不上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财理念。夸大地说或许在同业理财产品近乎同化的前提下只因服务水平的低下会促使高端客户的流失。为高端客户服务从时间上捉肘见襟、难以保障,从空间上说总不能将客户私密信息诉诸于大庭广众之下。若不从理财体制框架上得到改观,那么所谓的理财中心就是一冠冕堂皇的摆设!
愚以为:要更好地为高端客户服务好,深入挖掘客户潜力,严格按理财操作流程为客户理财就要首先理顺基层理财体制框架。依附于基层网点的理财中心设置的岗位:理财主管、理财客户经理、理财顾问、高级柜员要各司其职。理财主管负责总体业务规划、指导理财经理业务、评价理财经理业绩、激励理财经理工作、回访客户对理财经理评价、组织理财活动、组织业务学习、为理财业务开展提供后勤保障等。理财经理负责针对高端客户的理财服务,绝大部分时间用于与高端客户的沟通交流服务之中。理财顾问服务于普通客户兼有产品销售操作。高级柜员负责在理财经理或理财顾问的引导下完成产品操作。四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座谈、沟通机制,之间信息互通有无、拾遗补漏,打造一只良好的理财团队。如此方可不会让理财中心成为一冠冕堂皇的摆设,否则理财业务将永远停留在一种虚无的形式之中。
虽不能断言有了人员、理财体制框架的保障就足以促使理财业务真正在短时间内兴旺起来,还要在实践中去不断历练和总结。可毕竟促使理财业务开展的良好平台的搭建是最为基础的条件,否则针对理财业务工作不是“瞎抓”就是“抓瞎”,走向顾此失彼的境地!
闲来无事、胡乱说上几句、权作打发时间、就算娱乐娱乐未尝不可!望朋友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