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人生价值几何


  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人生来是本善的

  可面对后天现实中“性恶”的人如何诠释

  或许在于

  是自身周边邪恶环境的影响

  是切身挫折的经历

  是偏颇的感悟

  是愤世的心态

  是过于自负的心理造就

  老子曰:“人之初性本恶”

  可面对后天现实中“性善”的人如何诠释

  或许在于

  是自身周边向善环境的影响

  是切身顺心的经历

  是客观、感恩的感悟

  是济世的心态

  是知足常乐的满足感

  是常然的自信造就

  若说人之初性本善?

  或人之初性本恶?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理悟

  并无准确的答案

  各有一定的理由去支撑

  但为大众所确定的是

  现实中“性善”的人

  绝对大大多于“性恶”的人

  人们性善与性恶的区别

  在现实中的体现

  本应不在于名利的博弈

  而在于自心素养的铸就

  面对名利

  有人说“太老实的人”是“笨蛋”

  只因他的成就因太老实而不知不觉中送与他人

  有人说“太不老实的人”是坏蛋

  只因他的“成就”总会建立在巧取别人的成绩、不劳而获之下

  所谓“太老实”与“太不老实”两种人

  我倒由衷佩服前者

  毕竟他不是坏蛋

  绝大多人是处于“太老实”与“太不老实”之间

  或许这就是受孔子“中庸”思想影响使然

  若问人生价值几何?

  何处在现实中体现?

  或许会受制度环境的影响

  或受大众意识的影响

  无法得以价值的体现

  那么假若您无法改变制度

  无法改变环境

  甚至不愿去适应内心充满冲突的环境

  只有放弃环境

  给自己一个淡然的心境

  平平淡淡方是真

  知足常乐才是真

  不愿做个“太老实的人”

  那相当于放弃了自己的努力

  更不愿做个“太不老实的人”

  那会最终成为众矢之的、唾弃之人

  永远愿做个诚实、正直的人

  用自己的努力

  换取自身的价值

  无论环境如何

  要始终坚信

  有了努力

  有了付出

  所谓的名利自然水到渠成

  再问人生价值几何?

  根本在于您仍要苦苦付出

  让我们持续学习

  持续提高

  即使不会成为象唐骏那样的人

  起码要将自身的潜力挖掘殆尽

  自己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

  不问人生价值几何

  只要苦苦付出

  人生价值总会体现

  或许会体现在您另一个初始陌生的环境之中

  持续的学习能力

  历练经验

  才是体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让我们继续学习

  继续历练

  打好基础

  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