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明理 用心领悟5


     

读书明理  用心领悟

                   ——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学习方法

谭建立

 

五、教育学生有能力,用心领悟

1、何为能力,如何有能力

能力是一种可能性,也是一个人努力运用条件实现目标的可能性。通常是指本领,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能力包括多个方面,一般主要包括三大能力,即思维、行为、语言能力。能力就是要追求的那种异能。

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组合能力、组合速度、思维行为沟通能力、思维语言沟通能力、语言行为沟通能力、理解力、判断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行为能力包括:模仿能力、灵敏度、力度、耐力、速度、听力、注意力、感知力等;语言能力包括:语言速度、语言表达运用、字词组合、场合运用、概括等。三者能力是相互关联的,思维能力发挥主导作用,其它两者能力又可以刺激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提升。能力可以来表示,叫做能商。智商、情商、能商和钟商(生物钟在人体的作用结果),这四商构成了一个人除生命特征以外的一切,简称为智能

如何使人有能力,需要对能力进行研究。一个人是不是有思想,不是看他能不能写文章,能不能口若悬河,而是看他是否经常在一个人的时候,能不断沉思,不断感悟。有沉思,有感悟,就会有思想。或者说,不仅要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而重要的是经常悟到悟到了,能力就形成了,只有悟出的才是自己的。这种分析研究可以大大地提高人类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表现方式,从而达到表现自己价值的目的。这也是我们教师主要任务之一。

2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需要明白能力的实质。能力的实质是想得到,并且做得到。有知识但没有能力,或者想到了但做不到,看起来,好像只差那么一点点,实质上,差之甚远。想到做到之间有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开窍。人没有开窍时,即使知道了,想到了,还是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还是不能转化为有效行动,达到目标。

作为专业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学生克服书呆子气,使得学生开窍,其核心是开发学生自己的悟性,这也就是要解决能力的自我培养问题:开窍=理解+顿悟。所谓理解,就是可靠全面综合的概括;所谓顿悟,就是开拓超越创新的思考。当然开窍的方法很多,比如读万卷书,就是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获得足够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类、区分、整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万里路,就是通过实践、体验、接触,在阅历的基础上,获得理性的认识与归纳。阅人无数,就是大量接触不同的人,从不同人的身上找到相通和交集之处,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跟随成功者的脚步,模仿与跟随是普通人获得顿悟的一种捷径,模仿与跟随就是自我训练,就是从训练中获得可靠的理解。⑤高人点悟,高人的启发与点悟,是人开窍成本最低、效益最佳的至高形式。中国的所有智慧都可以高度集中到启发两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则其一二进行指导与训练,都可以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3、用心领悟是增强的能力关键

所谓用心是指集中注意力,仔细思考;居心,存心。不马虎,以严肃的态度或心情认真对待,使用心力,专心做事。“用心”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领悟的基础与出发点。用心做人,用心做事,用心对待身边的一切。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安身立命,要用责任之心。与人相处,要用友爱之心,友爱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心情。正如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体会与感知,要用知遇、感恩之心,就可以创造美与和谐的宽松环境。讲用心,实质上是要用 “正”心与“真”心。只要坚持用心,领悟就有了一个坚实、良好的基础,领悟真谛就有了理想的保障。

所谓领悟简单说就是领会、理解,也有顿悟的含义,对道理、真理的突然觉悟。领悟实质是要领悟其真谛,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主要领悟可能是领悟学习内容精华,领悟基本原理的规律,理解知识元素之间的背景条件、变化特征、层次角度、联系区别等,掌握知识的理论原则标准以及现实社会中的有效应用趋势。这种学习中的领悟,就可以使得学生走上社会增强其做人、做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是说的那种异能。

4、用心领悟方式需要专业教师给予引导

作为大学教育,同样需要处理好教学的三要素。学生、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与领悟方式,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他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与领悟方式,师生教与学之间存在着相依相存、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学生学习与领悟方式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教学与领悟方式的特点,综合调整形成比较完善的学习与领悟方式。

专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方式进行领悟。领悟方式有多种,既有图像图形图表的直观领悟,也有联想概括抽象的理性领悟;既可以阅读背诵的机械领悟;又可以深入实践的感性领悟;使用多层次多角度思考的分析领悟,运用从感性到理性以及深入心理的灵性领悟;创造环境氛围讨论辩论的情感领悟,结合实际操作训练触类旁通的应用领悟;分析比较各种理论观点异同的研究性领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政策建议的创造性领悟等。无论使用何种方式进行领悟,我们专业教师都应该针对学生学习与领悟的需要和特质,予以筹划、组织、设计,使学生真正有效提升其领悟真谛的水平。

(待续)

参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21

参见《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版,第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