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青年----黄山学院宣讲侧记


很早就听说过黄山,也很多次路过黄山脚下,但没有一次进去过,虽然是一种欠缺,却从未感到过遗憾。可是,自2009年12月2日从福州经上海来到黄山市,并进入黄山脚下的黄山学院,我感慨自己来到太晚,有关黄山的过去和黄山学院的将来,我实在是孤陋寡闻知之甚少。

关于黄山,历史对黄山的记载可谓汗牛充栋,不可谓不多。然而,关于黄山学院,书之者甚少,知之者也甚少。黄山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文风馥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黄山市,是一所综合性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始创于1978年的徽州师范专科学校。1997年12月,更名为黄山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黄山学院。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学校自建立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30000多名毕业生。该校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各类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2006年最终就业率达到94.2%,2007年最终就业率达到96.1%,2008年最终就业率为97.1%。国务院办公厅机关领导还专程来黄山学院作过专题调研。尤其是该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以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该院大量毕业生在政界、商界、学界都崭露头角。如该院1959届林学专业毕业生徐有芳,曾任中央委员、国家林业部部长、黑龙江省委书记等职务,该院1988届林学专业毕业生李俊生现任中国环境科学院首席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这有如魅力青年,黄山学院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为吸引优秀的黄山学院学子加盟中国林浆纸一体化事业,12月3日,方建雄、谢振汉、马兆文等金光集团林务专家深入黄山学院进行宣讲。期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客座教授、APP(中国)林务外宣部总监蒋伏利在《APP(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的报告中特别强调了科学发展人工林对中国林浆纸一体化事业的重要性,说,中国自然森林资源严重匮乏,惟规模种植人工林才可以使林业资源再生,并满足中国造纸对木浆的强大需求。所以,构建林纸循环中观层次,积极营造浆纸林,是林浆纸一体化的龙头,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链环。APP(中国)等林浆纸一体化企业,自创业伊始就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积极探索人工浆纸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植树造林作为制浆造纸第一车间,并首先在浆纸林基地规划方面取得了突破,即在树种产区区划及树种生产潜力预测的基础上,根据造纸企业的发展规划及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浆纸林基地规划。在地域选择上,以自然条件优越、宜林地比较集中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为主。在树种选择上,以发展能够在短期内提供纸浆材的速生树种为主。在经营思想上,以定向集约及林纸一体化的基地培育为主要方向,同时,强调建立在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双向或多向合作……

蒋伏利教授的演讲在听讲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听讲师生也因此对科学发展人工林和中国林浆纸一体化事业充满了向往。相信,正处在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的黄山学院,秉承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资源和黄山生态资源,一定可以在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的中国循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必将有越来越多的黄山学院学子像他们的学长徐有芳部长和李俊生研究员一样,在科学发展人工林和林浆纸一体化事业中建功立业。(文/林富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