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哲学的基本问题


 

论马克哲学的基本问题
 
理思
(马克思哲学史研究室湖北阳新435200
 
众所周知,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且大家都认为这是:根据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部书的第二节开头那句而确定的。
事实上,这是前俄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们,用“寻章摘句、断章取义”的手段,而曲解并形成的恶习。
其事实,我们在网络论坛发表的一篇《从“终结”全书证明哲学基本问题是恩格斯批判的》文章,已经印证了这一事实。同时,我们也从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而得到证实: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抽象的关系”而不是“现实的关系”。这是青年马克思在大学生时期《给父亲的信》而阐述的重大发现:
在生动的思想世界具体表现方面,例如,在法、国家、自然界、全部哲学方面,情况就完全不同:在这里,我们必须从对象的发展上细心研究对象本身决不应任意分割它们事物本身的理性在这里应当作为一种自身矛盾的东西展开,并且求得自己的统一1版、第40卷,第11页。)。”(《全集》第
然而,这段思想观点既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全书展开批判揭露的思考前提,也是后来与恩格斯共同合作而澄清“黑格尔体系的基地”在“现实世界”的“现实性”中、以及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虚假的”、不是“真实”反映的而理论前提。也可以这样说,这段论述是青年马克思在大学生时期,是对人类思想认识领域的重大发现。这一发现,将人类历史长期以来“你争我斗”的思想根基给揭开了。
事实上,是由于马克思早期的文章、著作没有发表,而世人对《神圣家族》的第五章、第七章所揭露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结构的秘密”也不太注视,所以恩格斯后来在《终结》这本书来阐明,人类思想认识的保守僵化,是来源于“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而导致的。然而,却被后世而解读成是恩格斯在阐述“全部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一直误解至今,仍旧被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在坚守着。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而存在着的任何东西,“思维和存在”这是在“对象本身”中存在的两个要素:存在由思维来反映出来,而思维在存在中体现着。因此,在现实世界的现实性、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的真实性,这两个要素是不能分割开来理解的。
可是,在“思想世界”却被“哲学家们”分割开来作为思想认识的对立的形式,来理解社会、理解思想世界的认识问题。而且这种分割一种“对象自身”存在的属性,却变成了将它们分割开来,去理解国家意识形态的一般意识观而确立。
这样,国家意识、国家思想即对国家的认识就发生在思维与存在、自我意识与实体或意识与物质的“抽象关系”,来建立“抽象的理念”。从此,“哲学家们”的思想、认识也就脱离了“在生动的思想世界的具体表现”的理解。这就是马克思在大学生时代的重大发现。
然而,青年马克思向世人提出:要“我们必须从对象的发展上细心研究对象本身”,并认为“决不应任意分割它们”即立“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更不要去确立“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来作为国家的“一般意识形态”观的思想前提,去认识、去理解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尺度、准则等等而确立。
因为“在生动的思想世界的具体表现”,是“作为一种自身矛盾的东西展开”的。然而,国家意识要想得到实现,那么,就必须寻求“事物本身的理性”,而不是寻求个人自我意识的理性作为是国家意识,这是因为个人确定的理性、只能是对个人生活现实的反映,而国家意识是由“现实的人”生活在自己的现实中而渐进“来实现”,并由历史发展的过程才能完善。因为国家意识是“在自身求得自己的统一”,而不是在个人所思维的思想、认识、意识而当着存在的客观、对象、物质而统一,作为来实现和完成国家意识的前提。这才是马克思的早期文本,准备去创立马克思哲学即属于“事物本身的理性”的基本原则。
然而,马克思在决定与恩格斯共同合作去钻研属于他们两人的“见解”之后,马克思也就放弃重建哲学体系的打算,而决定同恩格斯一起去创立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历史观来运用辩证法,从而为人类思想认识而提供了“两种观”、“两个联系”、“一个根据”,由此而解决了去实现“改变世界”而运用的原理和方法。这才是《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合作著作的意图和目的。前一部著作解决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思想认识的立足地和立场的问题,后一部著作解决了“改变世界”是联系什么和根据什么,来运用辩证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之后,是在肯定着什么的重大问题
事实上,《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合著,基本上创立了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历史观去运用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的理论原理。因此,世人还是可以将马克思的世界观、历史观的辩证法而称为是哲学即马克思哲学。
这样,马克思哲学就是马克思的世界观、历史观而运用辩证法去“改变世界”的原理和方法的系统化、理论化“从对象的发展上细心研究对象本身”来理解“事物本身的理性”。然而,这种世界观、历史观而运用的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这个历史文献中,是将马克思的世界观即观察现实世界的现实性,以及马克思的历史观即考察历史发展过程的真实性的原理和方法,从而应用到这个《宣言》中,去确定在他们的现实中存在着的肯定和否认的两个对象之中,并运用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从而阐明了将在现实世界中而改变现存的事物之后,从而推论其外在必然性的发展趋势,并由此而预测共产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性。
然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预测的结果,为什么没有成为现实呢?对此,只要我们去运用马克思的世界观、历史观的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去观测我们的现实世界的现实性,以及去考察我们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真实性,那么,我们是可以找出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预测的结果,为什么在二十世纪未却没有兑现的根本原因。
因此,不是马克思的世界观、历史观的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不是科学的、而是历史发展产生了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的物质生产力,在改变着物质生产关系的形态。这才是没有兑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预测的结果。事实上,这也是马克思的世界观、历史观的辩证法的运用原理和运用方法,是指导人类社会在和谐中继续发展和进步的最科学的观测在世界现实是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而进入正确方向的世界观。是最科学的考察历史发展过程中仍然去肯定什么、否定什么的历史观。是最科学的运用辩证法去实现改变世界的原理和方法。这样,就必须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的前提要总结出来
事实将会证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现存的”事物和“现实的”事物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立场:是寻找“现实的”事物去改变“现存的”事物。同时,马克思哲学为了实现“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方向和途径是正确的,马克思哲学而确立了“两个联系”即“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和“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以及确立“一个根据”即“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的“事实”来决定“辩证法”的肯定、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之后去肯定什么,由此而达到和实现“改变世界”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是我们通过几十年的返返复复地深读细研——中文第1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文章、著作、书信,而找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及合著,而存在着的真实思想即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
 
注释:本文在引号里的红色字黄色背境概念,既是马克思文本阐述的主要概念、也是恩格斯文本的主要概念。同时,也是他们两人共同合作钻研的见解的基本理论的前提。
 
马克思哲学史研究室           理思
 
联系地址:湖北省阳新县胜利街49邮政编码:435200
联系电话:0714—7324356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0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