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国与凉州(六)
自古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烈士武将多出凉州之说”,凉州人剽悍、粗犷的烈性名传千古。想当年,不吃羊肉的大宋朝忠烈——杨家将几乎男女老幼都赴沙场,与食羊肉膻腥的西夏人拼死决战。凉州作为西夏的辅都,当时成了北宋抗击西夏的主战场,传说老将杨继业就战死在今天武威市辖区的古浪峡中。凉州城外狄青的点将台上似乎仍有飒飒的刀枪声,在低诉着中原儿女那段保家卫国悲壮而激烈的场面。从杨家的满门忠烈和狄青的勇猛善战似乎反衬出了西夏人当时与大宋相抗衡的雄厚实力。今天当我走在刮着两千多年古风的凉州大街上,时不时碰到喝得酩酊大醉的烈汉子,不禁浮现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画面。凉州这块粗犷大气且平坦的土地上,从秦朝开始,就飘荡着乌孙、月氏、匈奴等游牧民族自由豪放的牧歌声,是汉朝张骞的马蹄声敲开了凉州的大门,霍去病的军威使凉州正式回到中原的怀抱。现在五凉古都的辉光虽然远去,但那种超然、放逸、自赏的都城气质却深深烙在凉州人的骨子里。特别在西夏人的统治下竟达二百余年,党项人特别的文字、特别的发辫、特别的衣饰、特别的风俗及他们尚佛的喜好,都给凉州土与凉州人以深远的影响。我常从凉州人善于机变的性格中似乎窥见当年西夏被蒙古大军攻破之时,凉州的党项人勿忙换上蒙古服隐没于市而安然无恙的幻影。也许在大屠杀的历次浩劫中凉州人变得非常聪明世故、随机应变了。这块土地上朝代更迭,战乱频繁,但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凉州汉子大块啃羊肉、大碗喝酒且醉洒高歌“花儿”的那份壮志豪情不会消失;那份刚烈、那份积极达观、随机应变的处世态度不会改变。也许凉州这块地方复杂的朝代更迭、血腥的政治屠杀教会了人们实干和利已主义思想并存的世俗意识形态。从而形成 了现在凉州人富于实干、勇于开拓创新的现代进取精神。凉州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当年曾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为中原的安定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