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规划之概括总结


     首先提出效用的概念:效用是对某事物所得到的主管满足程度、是对各种不同投资方案的主观偏好、是财富的函数、鉴于投资回报是一随机变量那么财富也是一随机变量。效用是财富的函数,则函数有三种形态:凹性、凸性、线性,凹是指曲线凹向横轴的财富变量,显示风险厌恶。凸是指凸向横轴的财富变量,显示风险喜好。线性是一直线,显示风险中性。无论哪种形态一阶导数为正,显示财富越多越好,而凹性函数二阶导数为负显示边际效用递减,凸性函数二阶导数为正显示边际效用递增,线性函数二阶导数为0显示边际效用不变。

   若期望终值的效用大于终盘结果的期望效用属于风险厌恶,相反为风险喜好,相等为风险中性。从此概念可引发出判定投资者属于哪种风险类型的计算题。若投资者不愿介入风险高的赌局,在预期回报相同的情况下从而获取确定等值财富,那么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此代价便是风险价格,如保费问题。

   在有了效用函数概念的情况下,利用均值(收益)和方差(风险)框架人为定义一效用函数,根据效用函数公式,在给定效用U为一常数时,那么效用无差异曲线便是均值和方差的函数,横轴为方差(一般以标准差标识风险),纵轴为均值(收益)。而在风险厌恶系数确定的情况下,相同A的人无差异曲线相同,在资本市场线上选择的组合也相同。若给定不同的U则可画出某投资者的一系列无差异曲线,越在上的曲线显示效用越大。至于风险厌恶系数的确定可通过标准问卷打分计算获得。可用效用函数公式计算来确定投资者在无风险和风险投资之间做出的选择。

    最小方差(风险最小)投资组合中两个投资资产的占比可由公式计算获得。

   有效集是给定风险有最大预期回报或给定预期回报有最小风险的点的集合,它位于最小方差组合以上的边界(可行集的左上方边界)。有效集是凹,凹向横轴的标准差。自此,有了无差异曲线和有效集后,便可找出最优投资组合就是无差异曲线与有效集的切点。

   在投资组合中引入无风险资产后,便提出资本市场线概念,资本市场线就是从纵轴上的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点向有效集做一切线,切线就是资本市场线。切点处是最佳“风险投资组合”。所有投资者的资本市场线是相同的,因在无风险利率确定的情况下,最佳风险投资组合点是唯一的,两点连线也就是唯一的。至于在CML上选择哪个点作为投资组合要看投资者的风险接受程度了。不同的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无差异曲线在CML线上选择自己的投资组合。

  两个风险资产和一个无风险资产的最优投资组合的确定主要在于:首先建立含两个风险资产的有效集,继而根据无风险资产建立资本配置线与有效集曲线相切,切点即为最优风险资产组合所在的点。根据公式计算出比如:最优风险资产投资组合中债券与股票的投资比例。再根据效用函数公式计算出最优风险资产组合在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构造的投资组合中的权重。用前述债券、股票的投资比例与权重相乘即为最终债券、股票投资比例。剩余权重即为无风险资产投资比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要全面理解,区分资本市场线与证券市场线的区别,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针对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而言,而后者是一种证券对整个市场的反应关系。

   市场模型的建立公式是分析某个证券在一定期间之内的回报与哪些因素相关,有三个方面,一则是常数回报、二则市场的影响、三则实际回报与预期回报之差。a系数意指资产价格与预期收益处于不均衡状态,又称资产的错误定价。a为零则资产价格与预期收益处于均衡状态,在SML上,定价正确。若大于零在SML上方,表明预期收益高于资产均衡价格,资产价格低估。相反则高估。在了解CAPM假设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其局限性。

    套利理论主要在于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了解和掌握套利定价模型AFP与 CAPM的区别。套利理论运用于:对系统风险进行细分,测量各个系统因素的敏感影响,有利于投资组合的准确选择。有利于选择最佳风险模式、组合策略的实施。

  利用套利理论公式可确定产品投资均衡收益率意即资产均衡定价,若实际的预期收益率大于上述则产品定价过低,相反则定价过高。这与a阐明的资产定价是否过高或过低原理是一致的。

   假设前提基础上的有效市场理论无法解释很多市场异象问题是行为金融学产生的动力所在。只有有效市场理论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相互补充才能洞悉市场的复杂变化。将有效市场理论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对比理解能够加深知识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