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解剖西方医学(一)


通俗解剖西方医学

邹纪平

要点:西方临床医学的目标是,保有病灶存在,施展医术赚钱。为了使目标显得高尚而又合乎情理,精心借用“临床”和“科学”两大概念,狂热炮制临床医学伪理论体系,迷惑全世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泛滥成灾。这种挑战人类智慧的赚钱行为,当达到国家、社会和个人掏钱出现困难的程度,就成为世界性医疗改革问题。戳穿临床背后隐藏的骗局,识破伪科学对社会的危害,树立大众对健康和疾病的正确认识,人类的健康危机和生存危机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西方临床医学是违反科学、违反常理、违反人性的典型的资本主义特征的产物,全人类身受其害。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癌症、骨质增生,等等,一大堆的疾病越来越多;从另一方面看,医院、药物、方法、治疗费用也越来越多。你思考过吗?怎么医学越发展,疾病反而越多呢?医药“进步”应当减少疾病,还是增加疾病?这种怪现象是西方医学权威势力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人为造成的。如果不认识,今后会愈演愈烈。为了保卫全人类的健康,有必要解剖西方医学,掀开被子,晒晒太阳。

西方医学有病,已经病入膏腴!从症状上看,医学特征是死死抱住“临床”不撒手,表现为“临床”中毒症状。世界上有很多医学,唯独西方医学的理论和活动一定要在头上带一顶“临床帽子”,而且是非要带不可,这已经成为她的医学名牌。因此,可诊断为临床癖综合征。只要临床癖不除,人类必然遭殃。

西方医学出身不错,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就是“行会”
气浓了些。家父叫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最优秀的医学家,也是医学行会家规的创始人。还有个叔叔叫盖伦,是古罗马最杰出的医生,人称医圣。这位医圣的慧眼早就看出一些坏苗头,坚决反对医生赚钱,他认为,“作为医生,不可能一方面赚钱,一方面从事伟大的医学。”医圣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后来的发展验证了他的远见之明。

西方医学虽然出身于优秀的医学世家,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体现个人价值的利益、地位、权力、野心得到膨胀,在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环境下壮大的西方医学,学了一肚子“唯利是图”的坏水,沾染了满脑子个人主义的赚钱、赚钱、赚钱……赚钱对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向商业多出产品,引向医学就会多出疾病。利用疾病赚钱已经成为西方医学难以饶恕的恶习。谁要看不透这一点,谁就不真正了解西方医学。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医学借“人体解剖学”巧妙转换成“病理解剖学”,以此先否定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体液学说”。其代表作是意大利医学理论家乔凡尼。莫尔加尼(1682——1771)的《疾病之居所》。意思是说,每一种疾病一定有相应的器官损害,病变部位(病灶)就住在身体里,让你相信看得见摸得着才是真科学。为了保住“病灶”的存在,随后又强化了“临床概念”,因为,“临床”二字是保病灶的最好借口。这样,资本主义促使西方医学形成“临床——病灶——手术——赚钱”一条主线。数百年来,西方医学的理论、实践、态度和霸道,都是围绕这条线展开的。如果有谁离开这条线搞出点医学新进展,临床医学权威势力一定会表示出忿怒,这有太多的历史事件以资证明。时至今日,现代西方医学对待大量心脑血管疾病,仍然是强调手术、强调收费这样一条老线路,只是花花样更多了,但是,“保有病灶赚钱,施展医术赚钱”的本质丝毫没有改变。

科学进步和医学进步本应当减少或消除心脑血管疾病,这不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问题是,减少这些疾病虽然能带来大众健康利益,但是更会严重影响西方临床医学的切身利益,大众健康和医学昌盛在利益上矛盾了。由于大众方无心,医学方有心,在维护利益的决心上表现出严重不对称。西方医学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从“医改”强烈反弹中可窥视一二,而公众对自身的健康利益却表现出茫然无知,普遍把“临床”误解为“关怀”,把“病灶”误解为“科学”。在这种伪传统理论的指导下,大众的健康资源逐渐转变为西方临床医学的红利,最终导致临床医学为刀俎,大众健康为鱼肉。这是资本主义西方医学在全球的巨大成功!

伟大的西方医学让人家看出靠““保有病灶存在,施展医术赚钱”,面子上不好看那算小事一桩。西方文明就是鼓励赚钱的文明,医学靠治病赚钱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治病当然也得讲效益。不过,若让人家看出西方医学是在“生产疾病“和”出品病灶“,那麻烦可就大啦,非成为人人唾骂的缺德医学不可。因此,西方医学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地进行各种掩饰和伪装。弄到今天这个样子,若问什么是西方医学,大家无法形成一致意见。西方医学本身弄的极端极端复杂,一方面把人体解剖的十分精细,按部位最大限度分科;同时又把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往里面使劲搅和;还要抓住时机利用各学科的技术成果;不忘逼迫业内人士大量制造医学垃圾论文,熙熙攘攘热闹的活像个杂货市场。但是,不管你怎么折腾都掩盖不住”生产疾病,以病赚钱“的事实。

在各种掩饰和伪装中,总起来看有两大手法,一个手法是“临床”,另一个手法是“科学”。真要说起来,伪装的手法并不算太高明,即使不高明,全世界从上到下竟无人能识破这种“画皮”。相反,还都对西方医学的“临床科学特征崇拜的五体投地。真是苦笑不得,是西方医学太机灵呢,还是人们太傻呢?这要通过深刻反思后,最终大家自己下结论。

先看“临床“手法。西方文明方式有整套生产“文明病”的生产线。很多人对此说法可能会表示惊讶。你想想,我们生来原本没有心脑血管疾病,活到后来都有了,这些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都是西方文明方式整套机器悄悄给你“加工”出来的,你只是不知道而已。西方医学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专门负责编制“工艺理论”。如果你不信,可以去参看西方医学的各种论文和专著。如果你看不明白也不要紧,连所有学“临床专业”的历代学子们都看不明白,普通人看不明白就太正常不过了。不过,你只要知道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核心技术”是“临床”二字,就算揪住西方医学的“狐狸尾巴”了。只要关注就会发现,西方医学死死拽住“临床”不撒手,让所有医学理论都围绕着临床概念转,其中必有玄机。尽管医学论文和医学专著已经堆积成山,宁可成为垃圾废纸也绝不会撒手临床概念。要清楚,听起来、看起来既动人又科学的临床,那才是“培养和产生”疾病的关键。

临床这字眼,对医生而言习以为常理所当然,对普通人来说会感到困惑。何为临床呢?通俗地说,当你病倒在床上时,医生到床边给你看病,这叫“临床医学”,也称“床边医学”。试想,任何疾病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轻到重的过程,当你躺倒在病床上时,这反映疾病处于一种状态,那肯定是“已病、”“大病”、“重病”状态,只有此时,才会形成明显的“病灶”。坚持临床状态才能使“病灶理论”成立。有病灶,诊断出病灶,治疗病灶,拿掉病灶,你就得为“处理”病灶掏钱。此时你就会毫无怨言地掏钱。这就是西方医学数百年来用局部病灶理论拼命诋毁“体液病”和“全身病”理论的真正秘密。人们还应当明白,把持住“临床”不仅仅是把住了病灶,还把住了“疾病的判定权”和“病灶的判定权”,还把住了“疾病的话语权”和“病灶的话语权”。这样,人体疾病的客观规律就被恶意强行限定在“临床疾病”状态了,狡猾地排除了大量非临床状态的疾病。这种专拣大病判定为病,之前小病一律不算病的小伎俩,就把全人类都变成了大傻瓜,变傻后你就会认为“临床疾病”就是科学,就是真理!那些缔造“临床疾病”理论的权威们就成了坚持科学真理的大善人。

人们应当头脑清醒,坚持临床就是坚持重病,坚持重病就是坚持病灶,坚持病灶就是坚持赚钱,这之间的逻辑关系十分简单。正因为如此,谁要触动西方医学的“临床”,那就等于触动了他的心窝子,他会暴怒。西方医学的利益与大众健康的利益背道而驰,当患者利益受损害时,至多是医患关系紧张点,终究不敌“临床医学”捍卫利益的决心。事到如今,如何评价死死不肯撒手的临床,是人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了。尽管临床有救急和认识疾病的一面,但更可恶的是有掩盖病因的一面,有忽视病因的一面,有延误治疗的一面。对大量的心脑血管疾病而言,客观上起到了制造疾病痛苦和导致疾病死亡的恶劣作用。从健康和生命珍贵的高度出发,顽固坚持临床概念在今天实际上彰显出医学罪恶的一面,在临床与罪恶之间划等号的事实已经很充分了。今天我们都普遍认为,临床医学就是最先进、最正确、最科学的医学,这就充分地说明现代西方医学的“临床”手法运用的十分成功和巧妙!

再看“科学”手法。西方医学在社会发展中获得了成功,但不是尽善尽美没有问题,譬如,死板地坚持实证,以人为中心看自然界,偏重机械结构的观点看问题,等等,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科学”二字,在物理机械范畴,在生命生物范畴,在医学疾病范畴所表现出来的真理正确性大不一样,绝不能不分“好赖”统一看待。西方医学顾不上什么“好赖”,为了掩盖临床背后“保有病灶”之歹心,掀起西方科学这面大旗一层一层往自己身上裹,裹出了一个“科学医术”假象,所有人都被这科学假象所迷惑。如果是真科学,就会在减少病灶和阻止病灶上下工夫;要是假科学,就会搞些“半拉子”技术“捣乱”病灶,以此转移人们质疑病灶来历的视线。西方医学部放过任何各种科技成果的机会,可谓是聪明的“一石三鸟”之举,一方面救急解决治标问题,一方面利用新技术名目赚钱,一方面使自己笼罩在科学光环之下。

其实,西方医学与真正科学之间毫无共同之处(人类始终看不够这一点)。回顾西方医学的历史,他对待科学的态度从来是一种扭曲的心态,经常是忽左忽右的“变脸”故事。19世纪以来,由于生物学的进展,先后发现了牛痘接种和病原微生物,临床医学因为涉及到自身利益,表现出极大的忿怒,甚至破口大骂,顽固抵制(恶劣的表现被历史已经记录下来)。当看到有战胜天花病和控制传染病的成效后,又一下子转脸把这些生物科技成果算到自己头上。只要留意,就经常会看到临床医学权威们拍着胸脯自我夸耀。其实,战胜疾病和减少疾病的任何重大进展,他们都充当着反对者,但到了后来又都拼命往自己脸上贴金。以美国为首的临床医学是这种“变脸”术的典型代表。借着科技进展,借着传染病威胁降低,在20世纪中期,把“西方医学”改成“现代西方医学”,表示自己是全新的用科学武装起来的现代西方医学。由于社会发展,新形势要求控制疾病和研究疾病,西方医学从形式上分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三大部分,其实是在临床医学主导下的不对称分工而已。至此,西方医学从外表上看起来更完整了,俨然成为全人类的健康保护神。模样变了,本质变了吗?临床医学在历史上双手血迹斑斑,现如今,打上领带,换几套时髦的衣服,再拉上几个小兄弟,“人品”就能变得高尚吗?只要坚持“病灶”和“临床”,那就是高举医学理论之刀,专干屠杀大众健康的勾当,使人丧失健康的医学哪里会有高尚?

人这个聪明的物种,最容易上当受骗。什么叫疾病,什么叫健康,什么叫治疗,什么叫药物,什么叫预防,等等,这类与我们安危关系极大的重要概念,都算不上什么高难理论。然而,被西方医学搅成浑水,任意唯心解释,随意编造理论。如大名鼎鼎的“医学模式“理论就是专门为临床医学遮丑而编造出来的时髦医学理论。其实,有关健康利益的重大问题,人们应当首先自己搞清楚,不能放任他人胡来。这好比管钱财,不能放手听信记账员,要心里有数,要亲自查账,才能保证财产安全。健康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怎能随便听信他人而不过问呢?大撒手,歹人就会钻空子。

科学所反映的是真实而简洁的自然规律,不是靠把人体切割、分科,繁琐复杂所体现的临床意志。医学科学不是医学名词的堆砌,不是科学概念的炒作,也不是临床医学的遮羞布,更不是某些歹人手中骗钱的工具。疾病在人体中有其全过程,有其客观标准,不能专拣能赚钱的“大病灶”叫病,把不赚钱的“小病灶”叫“亚健康”。只要把大病竖为标杆,在临床疾病招牌下搞“基础”,搞“预防”,就永远也找不到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就永远做不到真正有效的预防,结果会是抢救门诊人满为患,事实也正是如此。其实,西方医学是用“预防医学”和“基础医学”把“临床医学”的错误裹起来,层层保护“临床”这个核心

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西方医学在保卫“临床”上表现聪明,那么人类在崇拜“临床”上就表现特别傻。看看各国,都绞尽脑汁想办法给“临床医疗”保健凑钱,谁能有多少傻钱往外掏?难道就没有人能察觉出这是拜倒在“临床”面前的冒傻气吗?人啊,一定要解放思想,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听西方医学说什么,不要看他做什么,也别听他天花乱坠地吹什么,要看到是否真的在减少疾病问题上有这份心,这份心体现在“圣人不治重病治轻病”上。对于疾病这东西,消除他,减少他,阻止他,朝这个方向西做,那才是好医学,那才是真科学、真本事、真正的仁爱之心。用花言巧语骗你上钩,用科技花样“鼓捣”病灶。越鼓捣,病人越多,造成医院人满为患,让所有人都变成“疾病之居所”,带有大病灶的人,实现那种隐蔽的“医学版赚钱大产业集团”。这肯定不是什么好医学。人何时才能不再傻下去呢?

别迷信西方医学科学,有局限性的科学再加上歹心思必然会弄出一种遭殃的局面。就是器官移植吧!心呀、肝呀、肾呀,使他们避免成为病灶不是太难的事,如果被误导使之成为病灶,那就给器官移植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什么异体的、人造的、猪身的、基因工程的、干细胞的、等等名堂多极啦,当代西方医学乐此不疲。无论从哪方面评价,使之形成病灶再移植,这都是人世间罪恶和灾难的悲剧。难道没有人想过,人类器官原本就不用移植!

人们永远记住这样一条真理,为赚钱就不会“生出”好医学。我们也该觉醒了,每个人天生就具有健康,全人类的健康汇聚起来是笔巨大的财富。西方医学在新形势下变换手法保临床、保病灶、保赚钱,运用使“事业永昌”的经验和智慧,在临床招牌误导下燃烧全人类的健康资源以谋私利,是何等的悲哀!绝不能低估临床医学的这种危害性!健康那是每个人的财富啊!